储光羲
注释 送恂上人还吴 洛城:洛阳城。天邑:指帝都或京城。 洛水:指洛阳附近的洛江,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即:就是,等同。 天池:古代传说中的天然湖泊,这里指洛阳附近的洛河。 君王:指皇帝,这里的“君”指的是唐高宗(李治)。 行幸:皇帝出行巡游。 法子:指法门寺的僧人,即法师。 复来仪:再次来访,表示对法门寺的重视。 虚室:空荡荡的房间,形容法师清心寡欲。 香花满:室内充满香气。 清川杨柳棰
【注释】 1. 巩城南河:指洛阳南面的河流。 2. 初年:一年之初。 3. 雨候迟:春雨来得晚。 4. 巩洛河流小:指洛阳的洛河在一年的春天显得很小。 5. 摇摇芳草岸,屡见春山晓:形容河水两岸的草地随风摇摆,早晨又能看到山上的景色。 6. 清露洗云林:清澈的露水洗刷着云雾中的树林。 7. 轻波戏鱼鸟:水面上轻风吹拂,鱼儿和鸟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8. 惟言故人远,不念乡川眇
【注释】 贻:赠给。处士:古代指未仕的有学问的人。故园至新浦:从故乡到新浦。故园,故乡。 遥复:又远又长。未:无。百里:一千里。 北望:向北看。他邦:别国。纷吾:纷纷我。即:就。游士:漫游之客。 津门启:渡口开放。罢楫:停止划船。信:听凭。 客意:客人的意思。成欢:感到高兴。 舟人:船上的人。亦:也。相喜:相互喜悦。 迟迟:慢慢。泛泛:轻缓的样子。孤蒲:一种水生植物,此处代指水上。 商旅喧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 注释:烈风,强烈的风。起,兴起。江汉,指长江与汉水。白浪,白色的波浪。忽如山,突然像山一样。 赏析:诗人以强烈的风起兴,描绘了一幅长江与汉水激荡的画面。白浪忽如山,既表现了江水的奔腾澎湃,又表现出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情感波动。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注释:方伯,地方长官。骤,迅速。勤王,指保卫国家。杞人,比喻杞柳木制成的木偶
【注释】 下位:指下级。趋走:快跑。久之:很久。宾会:指宴会。疏:疏远。空迟偶词赋:白白地耽误了作词。所愧比园庐:感到羞愧不如自己的花园和住宅。朝念池上酌:早上想到池塘边的美酒。暮逢林下书:傍晚在林下的读书声中度过。方将固封守,暂欲混畋渔:正要守住家乡的封疆,暂时想与农民一起打鱼狩猎。衰柳隐长路,秋云满太虚:秋天里,衰败的柳树隐藏在漫长的道路上,秋天的云彩布满了天空。遥遥望左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 直道:正直的道路。莫:不要。亲:亲近。起羞:突然感到羞耻。谗口:诽谤人的嘴巴。 舆人是非怪,西子言有咎。 舆人:指普通百姓或路人。非:非议。怪:奇怪。西子:即西施,古代美女。言:说话,指责。有咎:有过失。 诬善不足悲,失听一何丑。 诬善:诬陷善良之人。悲: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禅意的山水诗。诗人在清早游览崇上人的山亭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清旦历香岩,岩径纡复直。 - 清晨时分,漫步经过香岩山(或叫香岩),山路曲折而又笔直。"清旦"指的是清晨,"历"是指行走、经过的意思,"岩径"指山中的小道。 译文:清晨时分,我漫步经过香岩山(或叫香岩),山路曲折而又笔直。 2. 花林开宿雾,游目清霄极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箘簬。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 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 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 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 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 达人无不可,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缤纷大鹏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
【注】: - 夙驾出东城(夙驾:早起驾着车子,东城:指长安) - 城傍早霞散:城旁的早上的霞光散开。 - 初日照龙阙:早晨的阳光照在皇宫的门上。 - 峨峨在天半:形容宫阙高耸入云,如同天上的半边。 - 壮哉丽百常:壮丽的宫殿美丽无比。 - 美矣崇两观:美景和壮丽的建筑让人赞叹。 - 俯视趋朝客:从高处向下看那些来朝廷的客人。 - 我送将归:我送你即将回家。 - 裴回霸陵岸:徘徊不前地站在霸陵岸边
刘先生闲居 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 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 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 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 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 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 善行无辙迹,吾亦安能穷。 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 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 译文: 刘先生悠闲自在地生活着, 在玉华宫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他逍遥于世间,如同神仙一般超脱, 他的生活就像浮丘公一样自由无拘。 他喜欢安享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