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棐
《地炉》 地炉 穴地为炉了一寒,肉屏毡帐任无缘。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 百年贫富灰埃尽,荒冢累累野烧边。 注释: (1)穴地为炉:挖一个土坑当火炉。 (2)肉屏毡帐任无缘:把肉皮放在屏风上、用毡帐围起来的帐篷里取暖,与世隔绝,没有缘分。 (3)晨烧树下沾霜叶:早晨在树下烧火取暖,树叶被露水打湿。 (4)夜煮山头泻月泉:夜晚在山上烧火取暖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 译文: 绿野堂的旁边种满了药草,已经满头白发却依然青翠。 谢家子弟都像英杰一样出众,汉朝的官员中有许多是从学生出身。 争相捧着溪边的藤蔓寻找好画,竞相磨着山崖上的石头请求写新碑铭。 然而我就像海角天涯独自吟唱的人,文集里也能留下我的名字。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诗,作者通过缅怀沈晏如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以下是对各句的具体解析: 首联:"不信诗人一例穷,如公半世又成空。"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沈晏如一生的感慨。"不信诗人一例穷"意味着他不相信所有的诗人都会陷入贫困之境。而"如公半世又成空"则是说,像沈晏如这样的才华横溢之人,他的半生却似乎变得空虚无依。 颔联:"湖边便欠寻梅友,篱下应无采菊翁。" 注释
题野处 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 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 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注释: 1. 数亩家园枕碧波:拥有几亩大的家园,背靠着碧绿的波浪。 2. 树桑疏处补花窠:稀疏的地方种上桑树,填补花丛中的空白。 3. 檐低不碍儒冠入:屋檐低垂,不会妨碍儒生的帽子进入。 4. 桥矮才通钓艇过:桥梁狭窄,只能让钓鱼的小船经过。 5.
诗句解释 1 屋外犹余地百弓:这句诗描述了房屋外部的土地被耕种的情况。"犹余地百弓"意指耕地面积广阔,如同用弓量土地一般。这里的“百弓”是古代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表示非常广阔的土地。 2. 经锄知费几年工:这句话反映了耕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经锄"指的是经过多次翻土耕作,"知"表达的是明白、知道的意思。"费几年工"则说明耕作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强调了耕作的艰辛。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言。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1. 数椽茅屋傍林塘,幽似山僧独住房 - “数椽”指的是几间简陋的木屋。 - “茅屋”指的是用茅草盖成的屋子。 - “傍林塘”指的是房子旁边有树林和水塘。 - “幽似山僧独住房”描述了这所房子非常安静且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位山中的僧人独自居住的地方。 2. 夜静只凭猿守宅,昼闲时有鹤升堂 -
孙祺卿新居 几年铢累束修钱,才向湖边置一廛。种竹庭深难得月,养鱼池小易为泉。山呈好画当书案,柳撒轻丝罩钓船。酒力半酣诗思倦,矮床相对白鸥眠。 注释: 1. 几年铢累束修钱:经过多少岁月的积累,才得到一点钱。铢,古代货币单位,十进位制中一两为二十铢,这里指钱币。累,积累、积攒。 2. 才向湖边置一廛:刚在湖边买下一个小地方。廛,古代计量面积的单位,一廛大约等于三十平方米。 3. 种竹庭深难得月
招高菊涧 归买秦溪屋一间,才如都下僦楼宽。 门前养草如花赏,壁上黏碑当画看。 自改旧诗多未稳,独斟新酒不成欢。 髯仙只在渊明宅,泥泞相邀寸步难。 注释: 1. 招高菊涧:邀请高菊涧来。 2. 归买秦溪屋一间:回家买了秦溪的一间房子。秦溪:地名,这里代指秦溪山中。 3. 才如都下僦(jué)楼宽:才能比得上京城中的楼房宽敞。 4. 门前养草如花赏:把门前的花草当作花朵来欣赏。 5. 壁上黏碑当画看
送友人为僧 知心朋友云霄里,三尺官绫取不难。 注释:知己的好友在云端,拿三尺长的官绫也不难。 译文:我与你的友情深似海,你只需要用三尺长的官绫即可。 禅衲乍披身愈瘦,儒冠新脱顶微寒。 注释:刚脱下袈裟感觉身体更苗条了,新摘下的文人帽头感到有些冷清。 译文:刚刚换上和尚的衣裳觉得更加清瘦,刚摘下儒者的帽子头感到有些冷清。 数编诗稿聊收起,一藏经文旋取看。 注释:放下了多篇诗稿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全诗用典贴切,语言凝炼,风格清丽,情致深长,耐人寻味。 “僧趁雪前到”,写僧人在雪天来到诗人面前,说明僧人是在严寒之中来访的;“梅花犹恨迟”,是说梅花还没有开足,诗人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诗人此时正在病中;“略谭残岁梦”,诗人想跟僧人聊一聊去年的事情;“便和早春诗”,是说诗人想跟僧人一起写下春天的诗句;“僵雁依船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