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诗句原文 ``` 惊湍触石石欲落,绝壁与天争一握。 峡东冲激转奔雷,白日蛟龙怒相角。 望中砥柱何崔嵬,曾见当年征战来。 禹凿汉江犹在眼,金舆铁镇成寒灰。 行人记取秋风里,云是瞿塘滟滪堆。 ``` 译文及注释 1. 译文: - 惊湍: 湍急的水流。 - 石: 石头,指山崖。 - 争一握: 形容山壁与天空的距离之近。 - 峡东: 瞿塘峡东面。 - 奔雷: 形容水流撞击声如雷鸣。 - 蛟龙
枯木竹石 高堂白石风雨起,怪石苍苍势埼礒。 丛深野竹动猿哀,疑在湘江层叠里。 举头却见青天青,老树偃蹇虬龙形。 盘根九土比金石,势与五岳争风霆。 丝萝引蔓自蒙翳,苔藓附丽相纵横。 霜繁露重日慄冽,坚冰积雪时亏盈。 栋梁之姿不易得,天意岂肯随飘零。 新条旧发更修直,老干轮囷更错节。 翠帷密叶膏沃光,云景芳华重结实。 扶桑倚注启明东,峥嵘载捧青霄日。 注释: 1. 高堂白石风雨起,怪石苍苍势埼礒
【注释】 西川:即四川。 雪山山高在西极,下视九州皆历历:指岷山的雪山高耸入云,站在其下可俯瞰整个中国大地。 积雪雪未消,万古寒冰坚比石:指雪山之巅终年不化的雪,坚硬如石头。 五丁力士移不来,画师忽遣秋毫开:指连传说中的五丁力士也无法移动这座雪山,而画师却能轻易勾勒出它的轮廓。 南州溽暑昼方永,展此清景何快哉:指南方湿热的夏季漫长,而能在酷暑中欣赏到这样清新的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为李君题桃源图:这是题目,说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关于一幅名为“桃源图”的作品的题词。 2. 丹青妙手称良工,笔端造化真无穷:这句赞美了画作的作者,认为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画作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的赞叹——那些自然景观仿佛是自然界的造化,无穷无尽。 3. 绞绡一幅如掌大,江山尽入画图中:这句进一步描述了作品的规模和内容。画作虽然只有手掌那么大
题墨竹 江南处处多修竹,凉雨潇潇响寒玉。 孤根送出龙欲驰,怒箨才舒虎犹伏。 霁景时开忽往来,清阴迥绕天垂绿。 我昔金銮夜直时,月下风前适见之。 注释: - 江南处处多修竹:形容江南的竹林到处都是。 - 凉雨潇潇响寒玉:清凉的秋雨像玉一样淅沥地落下。 - 孤根送出龙欲驰:形容竹子孤独地从根部生长出来,好像一条龙正要飞驰而去。 - 怒箨才舒虎犹伏:形容竹子刚刚展开嫩绿色的笋芽
这首诗描绘了眉山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娥眉春月斗婵娟,雷砰夜响空中泉。 “娥眉春月”指的是眉山的月亮,这里的“婵娟”是美丽的意思,形容眉山的月亮非常美丽。“雷砰夜响空中泉”形容夜晚雷声轰鸣,泉水从高空落下的景象。 江南客子喜空翠,踏破平羌江水边。 “江南客子”是指来自江南的人,这里的“空翠”是指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巫山:指巫峡,在今重庆市、湖北省境内。 岧峣(tiáo yáo):高峻貌。 十二巫峰:指巫山县的十二座山峰,因形似十二个巫人而得名。 宋家小子:宋代文臣。 雕虫:指雕镂刻花之类的小技艺。 君不见:您难道不知道。 兴亡:兴旺与衰败。 几番雨:几回风雨。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不定。 【赏析】 《西川四景·其一》写于唐大中五年(851),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对巫山的赞颂,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题画梅 我观白榆千万树,花绕天河看花去。 仙人不识造化奇,种在江南更沮洳。 蒸翻朔雪冻作香,唤回梦影凝新妆。 梅仙梅仙谁所指,六籍己见数顷筐。 堂堂傅相九天上,商家霖雨来苏望。 化作盐梅鼎更深,从此功名几千丈。 黄金铸鼎未论功,白玉开花鹘神旺。 岳云绕空飞不去,瞥见西湖一千树。 却同天上白榆花,大庾山头更相遇。 诗人穷肩瘦于鹤,长篇短章岂仓卒。 黄昏疏影弄横斜,赋得蓬莱建安骨。 建安诸子昔未赋
诗句 1 “结发相与友,不异雷与陈” - 表示两位朋友自年轻时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像雷霆和闪电(雷和陈是古代的雷电象征)一样,永远不会改变。 2. “风波荡萍梗,所历为参辰” - 描述在动荡的世界中(风波),如同漂浮的萍梗,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仿佛北斗七星中的参星、辰星(代表不稳定和变化)一般。 3. “君行初向河南时,轻裘快马悬明珠” - 描述友人启程去往河南时的装束和速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新野的相聚情景。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孔明信卧龙 - 孔明:指诸葛亮,卧龙:这里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卧龙通常用以比喻才智超群的人。 2. 士元亦雏凤 - 士元:指庞德公,东汉时期的隐士,被时人比作“雏凤”。 3. 南阳千载人,星芒相摇动 - 南阳:古代地名。千载人:千年的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