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山高在西极,下视九州皆历历。
自从积雪雪未消,万古寒冰坚比石。
五丁力士移不来,画师忽遣秋毫开。
南州溽暑昼方永,展此清景何快哉。
君不闻齧毡使者去已久,鲜能知味令心哀。

【注释】

西川:即四川。

雪山山高在西极,下视九州皆历历:指岷山的雪山高耸入云,站在其下可俯瞰整个中国大地。

积雪雪未消,万古寒冰坚比石:指雪山之巅终年不化的雪,坚硬如石头。

五丁力士移不来,画师忽遣秋毫开:指连传说中的五丁力士也无法移动这座雪山,而画师却能轻易勾勒出它的轮廓。

南州溽暑昼方永,展此清景何快哉:指南方湿热的夏季漫长,而能在酷暑中欣赏到这样清新的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君不闻齧(niè)毡(qián)使者去已久:指历史上曾有一位名为“啮毡”的使者被派往西域,他在那里度过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

鲜能知味令心哀:意指那些未曾亲身体验过的人们很难理解其中的滋味,以至于感到悲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四川蜀山美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蜀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雪山天下高”,直接点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岷山之雄伟壮观。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山峰之高比作天边之极,突出其在群山中的至高地位。同时,这一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高度敬畏之情。

颔联“积雪雪未消”,进一步描绘了蜀山之高峻与苍凉。诗人以“自从积雪雪未消”为起兴,既表现了蜀地气候的湿润与寒冷,又暗示了山间积雪之厚、之长。而“万古寒冰坚比石”则通过比喻手法,将蜀山之上的冰雪比作坚不可摧的巨石,既突出了蜀山之高峻,又展示了其历经千年依旧巍峨挺拔的气势。

颈联“五丁力士移不来”,诗人运用神话传说的典故,赋予蜀山以神秘而强大的生命力。五丁力士虽能移山填海,但面对岷山却无能为力,这一描写既增加了诗句的神秘色彩,又烘托出了蜀山之巍峨。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尾联“画师忽遣秋毫开”,则是对前文的巧妙呼应。诗人指出即使是画师这样的艺术家,也需要借助秋毫等微小之物才能勾勒出蜀山的轮廓。这一描写既展示了蜀山之高峻,又体现了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感。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无法完全被人类所理解和掌握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四川蜀山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