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岧峣影空翠,十二巫峰堕平地。
化作奇峰天下雄,飞入西川作形势。
楚襄微事何足云,宋家小子雕虫文。
君不见今古兴亡几番雨,世间何事不浮云。

【注释】

巫山:指巫峡,在今重庆市、湖北省境内。

岧峣(tiáo yáo):高峻貌。

十二巫峰:指巫山县的十二座山峰,因形似十二个巫人而得名。

宋家小子:宋代文臣。

雕虫:指雕镂刻花之类的小技艺。

君不见:您难道不知道。

兴亡:兴旺与衰败。

几番雨:几回风雨。

浮云:比喻世事变化不定。

【赏析】

《西川四景·其一》写于唐大中五年(851),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对巫山的赞颂,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诗中用“兴亡”二字概括历史的变迁,以“浮云”二字喻人事之变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思。全诗语言简练含蓄,含义丰富。

首联先写巫山的秀丽神奇。夏云缭绕,青翠欲滴,十二座山峰犹如从平地上突兀而起,峥嵘耸立。这是对巫山的赞美。

颔联写巫山的雄奇壮美。十二巫峰飞流直下,化作奇峰,成为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色。

颈联议论抒情,表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楚襄王的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而宋朝的一些文臣雕虫小技也不足挂齿。作者认为君王应该关注国家的大局,不应沉溺于个人享乐之事。

尾联抒发感慨,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古今兴亡,几经风雨,世间的事情无不如浮云一样飘忽不定,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是永恒的。

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赞美了巫山的美丽神奇,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