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
【注释】 己卯:宋孝宗隆兴四年,即公元1168年。正月:农历正月,即春节。十八日:即农历正月十六。申屠彦德:南宋诗人,字彦文,号南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客:指游子。 虎丘:在苏州城外西南,有剑池、剑亭等名胜。是游览胜地。二王宅:指晋代王导、谢安两父子的别墅,在苏州西南。 亭午:中午时分。岚气忽敛夕:傍晚时,山间的云雾消散了。 欲去:要走的意思。徘徊:来回移动,逗留不进的样子。苔石
【注释】 1. 隐几:指坐卧。 2. 扣扉:叩门,表示来拜访。 3. 一笑:微笑。无言说:没有言语可说,即无言以对。 4. 清坐:安静地坐着。澹忘机:淡泊世事的机巧。 5. 衣上松萝雨:松萝是寄生植物,常生长在松树上,所以用来比喻人。雨:这里用作名词。 6. 袖中南涧薇:薇草是一种香草,用来形容君子之德。 7. 山中无是非:形容山居的生活,不问世间的是非得失。 8. 三十不娶妻
【诗句释义】 对春树: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端忧对春树:担心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总是让人感到忧愁和不安。 影落身上衣:衣服上留下了春日的影子。 美人手所成:指衣服是美人亲手制作的。 纫缝愿无违:希望这件衣服没有做错什么。 步庭悲往躅:在庭院中行走时,怀念过去的时光。 瞻景惜馀晖:望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感叹时光的流逝。 芳襟沾露湿:衣服被露水打湿了。 兰佩委风微:佩戴着兰花图案的佩饰
这首诗是陈维允的《次韵陈维允姑苏钱塘怀古四首》中的一句。下面是逐句解释: 1. 耕凿古隧穿,乃吴桓王墓。 - 耕凿:耕作和开凿,通常指挖掘土地或建造。 - 古隧穿:穿越古老隧道的意思,暗示着某种古老的历史遗迹。 - 乃:表陈述语气,相当于“是”。 - 吴桓王墓:指的是吴国的君主之一——吴王阖闾的墓穴。这里用“桓王”来称呼他,表示对吴王的尊重。 2. 金雁随冷风,黄肠毕呈露。 - 金雁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哪些是艺术手法,哪些是思想情感,有些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最后对照选项,给出判断。本首诗的注释:姑苏:今苏州市;钱塘:今杭州市。悲世换:感叹世事变迁;宴景:宴会中的美景;寒暑:四季。英雄: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钓屠:钓鱼屠戮。啼乌:夜乌鸦鸣。 【答案】 ①“仙人”二句用典故。仙人悲世变,宴景在清都
【注释】 戊寅 ——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 丹丘柯博士 —— 指李白。丹丘即山名,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柯,树名,即橡树。 次韵酬答 —— 用别人的诗歌作为自己的诗的韵脚。 积雪被长坂 —— 大雪覆盖了长坂。长坂,地名,在今天湖北省境内的汉水南岸,是通往荆州的要道。 卧疴守中林 —— 病卧于中林之中。疴,同“疾”。 舟楫肯见寻 —— 船桨岂能寻找到。楫,船桨。 倾盖何必旧 ——
《次韵陈维允姑苏钱塘怀古四首》酿酒剑池水,玉壶清若无。 挥杯送落月,山鬼共歌呼。 松间灯如漆,白骨漫寒芜。 译文: 剑池的水酿的酒清澈如同玉壶中的水,清澈得似乎没有杂质。 我举杯送别即将离去的月亮,山里的鬼魅也跟着唱起了歌。 松树林中点起的灯光如同油漆一样漆黑,白色的骨头散落在寒草之间。 注释: 剑池:指位于苏州西南的虎丘剑池。 玉壶:形容酒清亮如玉。 山鬼:传说中山中居住着的鬼魅。 呼:呼唤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明发辞吴会,移舟夜淹泊。 - “明发”指的是天刚亮就要出发,“辞吴会”可能表示要离开苏州或告别朋友。 - “移舟夜淹泊”意味着在夜晚,船只停靠在水边,暗示着一种静谧和沉思的氛围。 2. 空宇垂繁星,微云暝前郭。 - “空宇”指的是空旷的天空,“垂繁星”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的密集与灿烂,给人以浩瀚和宁静之感。 - “微云暝前郭”描述的是傍晚时分
注释: - 鸣雁将北归,徘徊旧栖处。 - "鸣雁":指大雁,常在秋天迁徙。 - "将北归":即将向北飞回。 - "徘徊":犹豫不决,犹豫不决地来回走动。 - "旧栖处":以前栖息的地方。 - 江湖春水多,欲去仍回顾。 - "江湖":泛指河流和湖泊。 - "春水多":春天的河水泛滥。 - "欲去":想要离去。 - "仍回顾":仍然回头看。 - 稻粱岂余谋,矰缴非所虑。 - "稻粱":古代指食物
【注释】 (1)“剖瓜”句:意即《汉武故事》。据《汉书·外戚传》:汉武帝欲求子,令后宫生男者官至二千石,生女者皆无爵封。武帝后宫三千人,生四男一女,武帝以为天赐,乃剖杀其女以示群臣,曰:“此非儿也。”因以金缕玉组为丸,使巫祝为祸祟之象,以厌胜之,遂产下太子刘据。 (2)“六月”句:意即《东陵侯事》。西汉初年,萧何封自己为酂侯(今河南商水西北),其兄曹参继封为萧侯。后曹参死后,萧何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