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崱
以下是《图志歌》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和赏析: 1. 诗句原文:安南版图数千里,少是居民多山水。 - 注释:这里指的是越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译文:安南的国土辽阔,大部分为山川和居民区。 2. 诗句原文:东邻合浦北宜邕,南抵占城西大理。 - 注释:合浦、宜邕和占城分别指越南的东部沿海地区。 - 译文:东方与我国的合浦接壤,北部与宜城的邕州相邻,南方与占城的大理相连。 3. 诗句原文
【注】:图志,指记载国家地理、风土人情的书。安南,今越南北部一带地方。 这首诗描写了明朝军队讨伐安南的情景和结果。 译文: 陈子侄三人,慕义来归沐恩赐。兴师伐罪出有名,千里鹰扬耀旗帜。 进兵数道会于交,势若雷云驰万骑。其王逃海匿山林,旁及无辜遭罪戾。 师还伏罪进表章,犀象玺珠常踵至。圣心荡荡念斯民,罢战休兵合天意。 南陲从此悉安然,亿万生灵蒙其庇。远人怀德自心归,天下为家当盛际。
【注释】 1. 禹柏:相传为大禹治水时种的柏树。 2. 殷周:古代两个朝代,指殷朝和周朝。 3. 元气一枝江汉间:元气,这里比喻大别山的生机和活力。 4. 骨蜕铜龙天欲海:比喻大别山高耸入云,如龙腾天。 5. □沈朱虎雪连山:比喻大别山雪景如画。 6. 摩挲拟问胼胝事:意为用手摩挲着大别山,想象它的历史和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大别山为题,通过描绘大别山的景色
【注释】 1. 侍郎:指杨炎,时任安南都护。智子元:名,字不详,安南使节。 2. 桂林、交州:今广西桂林、柳州一带和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 3. 驿楼:古代驿站。 4. 绝域:极远的边地。 5. 清秋:深秋或秋季,此处指秋天的早晨。 6. 元年诏下黄龙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南发生内乱,朝廷派郭子仪为安南大都护,平定叛乱,次年即大历元年(766年)正月,唐朝在安南设置经略使司
诗句解读与翻译 第一句:当时侍坐谈玄客,今日到门灯照灵。 - 注释: 在古代文人雅集中,讨论玄妙之学问是常见的活动。"侍坐"指的是陪坐在主人旁边听讲。“谈玄”指谈论玄学、道家等深奥的哲学话题。"灯照灵"可能是指为死者照亮通往冥界的路径。 - 译文: 当时的座上宾,今天来此祭奠,灯光映照着灵堂。 第二句:重对画眉魂或返,每看遗稿泪交零。 - 注释: "重对"意味着再次面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德裕。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侵边寇灭六十城,一立为王一为帅。堂堂汉将马伏波,苦战三年常切齿。 分军驱逐到玺溪,贼酋授首悉平治。广开汉界极天南,铜柱高标传汉史。 命官遣将镇其民,德政清新多惠施。至于士燮善抚绥,贵重一方人所念。 国政纷纷吴蜀在,争为壁垒陈交界。境入汉制宋齐梁,兴诛相承如一轨。 悠悠阅世迨隋唐,始号安南今乃是。张舟始作都护时,修筑罗城制军器
我们来分析题目“用载道韵晚游郎中湖”中的关键词: 1. 用载道韵 2. 晚游郎中湖 3. 诗句和译文 4. 赏析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疏苇、长堤、短篱 - 注释:疏苇指的是稀疏的芦苇;长堤是长长的堤岸;短篱是矮小的围栏。 - 译文:稀疏的芦苇接上长长的堤岸,短小的芦苇墙外显得更加孤单。 第二句 关键词:日来湖上 - 译文:每天来到湖边,感觉有些支离破碎。 第三句 关键词:鸥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篇之一,诗中描绘了使者傅与砺安南(今越南北部)还朝的情景,以及他与当地百姓的交流。下面逐句解读: 1. 竹里莺啼岭啸猿,安南使者下龙船。 - 注释:在竹林中听到莺鸟的叫声,山岭上传来猿猴的鸣叫,安南的使者乘坐着龙船从远方归来。 - 赏析: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面,同时暗示了使者归途中的孤独与遥远。 2. 诏分鸢阯倾心拜
注释: 1. 尚书文史济时才,匹马仍随使客来。 - 尚书:指的是官职,这里是指朝廷中的官员。 - 文史:指文学和历史。 - 济时才:有能力帮助国家渡过危机,治理国家。 - 匹马:一匹马,表示出行的方式简朴。 - 仍:仍然。 - 随:随着。 - 使客:出使的官员。 - 来:来到。 2. 沧海龙飞天子诏,青冥鹤下赵王台。 - 沧海:大海。 - 龙飞: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皇帝的赏识。 - 天子诏
寿安南国王 明河秋露照华篸,天雨仙花优钵昙。 恩重鹏程转溟北,丹成鸡犬在安南。 长生籍内千秋八,善乐堂中七月三。 白发门徒珍重意,流霞拍手借春酣。 注释:明河:明亮的银河,这里指代秋天的夜晚。秋露:秋天的露水。照华篸(yǎn):照亮了华美的衣服。优钵昙:一种传说中的仙花,据说可以令人长生不老。恩重:恩情深厚。鹏程:比喻远大的前程。溟北:渤海以北的地域。丹成:指炼丹成功。鸡犬:古代以鸡为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