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暮抵栖霞 秋色组成青黄,幽丛中杂松菌。 晚日照映更艳丽,空中烟雾渐渐散尽。 山路曲折盘旋,寒风吹过霜叶飘零。 草边清流蜿蜒流淌,仿佛有意引我前行。 峰峦开朗明净如镜,水阔楼台近在咫尺。
诗句释义: 1. 秦皇殪六王,按剑坐虎视。 - “秦皇”指秦始皇,“六王”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按剑”,握着剑柄。“坐”指的是坐着的意思。“虎视”形容秦始皇的锐利目光和威严气势。这句话描述了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国,坐在宝座上威风凛凛的样子。 2. 收兵作金人,天下心俱死。 - “收兵”指的是集结兵力。“作金人”可能是制作一个金人的雕像或者用金铸成的人物。这句表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这首诗是一首饮酒诗,诗人通过描绘月夜饮酒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对陈康海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一句“月满古镜耀”,诗人用“古镜”来形容月亮,表示月亮明亮如镜,照亮了整个夜晚。同时,“耀”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潮至群龙吟”,这里用“潮至”来形容潮水的到来,而“群龙吟”则形容潮水的声音如同群龙在低吟。这两句共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始见海 洗眼看云海,前期未参差。 心目忽一豁,神情恍四驰。 大地直前赴,高天歘下垂。 颠波从东来,神山竞西移。 注释:开始见到大海,用眼睛去看云海,之前没有看过云海,心情非常激动。心情突然开阔,感觉仿佛在四下飞驰。大地一直朝着前方奔赴,高天忽然向下垂下。海浪从东方而来,神山向西方移动。斜阳照射万里碧波,十月寒风吹拂。一生都在井底,半步行到河岸边。蠡测也是不可靠的,桴泛又有什么归宿
注释:我常拿着美酒送给老朋友,在祖洲多事地寻找大药。 赏析:这首诗以饮酒作乐的题材来表达对故人、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常持美酒对故人”,是说作者常拿美酒去与故人相会,可见二人交情很深。第二句“多事祖洲求大药”,则说明二人经常一起到祖洲去寻访名山大川,以求得仙药延年益寿。此诗语言朴素无华,但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太白酒楼歌 高楼势与泰岱平,楼边夜夜辉长庚。 仙人犹似恋陈迹,长援北斗东南倾。 当年贺监早相识,长安论诗青眼明。 金龟换酒定何许,酒家恨不传其名。 任城地好富水木,凭高纵饮神峥嵘。 当时我若接杯斝,岂复于公为后生。 今来隔水望丹雘,栋云檐雨纷纵横。 君不见少陵诗台留鲁郡,秋草芜没飞流萤。 又不见曹王陵墓碻磝北,残松积藓荒碑亭。 雪泥鸿爪半澌灭,雄名空自驰风霆。 文章故是身外物,敢与曲糵相争衡。
【注释】 晚潮碧黤黮:傍晚的海浪呈深蓝色。 寒月金玲珑:冷清的月亮像金一样明亮,晶莹剔透。 谁持琉璃盘,捧出蛟龙宫:是谁手持一个琉璃盘子,将那皎洁的月光捧出,好似捧出了海底的水晶宫殿。 方圆随想像,根蒂生空蒙:月光的圆和方随着你的想象而变化,它的根与蒂在虚空中显得朦胧。 黏云欲飞动,蘸水聊从容:月光似乎要粘住云雾飘动起来,又似乎轻轻沾着水面,显得悠然自得。 长风荡千山,夜色明万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理解、手法的把握、诗歌的情感的领悟都能涉及到,每个选项设计既与诗文内容有关且企业放置在诗的语境中,又考核语言,注意比较判断。解答这类题目,可以用“比对法”,即将选项内容和原诗一一比对,看是否相符。
泰山下作 昨天从泰山东麓出发,白云弥漫天空中。 我怀疑天上云层很近,哪知山峦比云还要高。 今天早上转向南行,面朝北方拜见丈人。 秋风从西极吹来,万里晴空犹如太阳升起。 开阔壮丽的面容,雷雨过后的伤痕。 清澈明亮在耳边,神灵存在让人肃然起敬。 两座山峰如日出日落,照耀着日月,指引着越和秦。 三溪曲折蜿蜒,秀色相映成趣。 左边是万碧瓦倒映其中,松柏虽然晴朗但仍然昏黄。 古老的禅亭久已荒芜
【注释】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苗条,也指山势曲折、蜿蜒。 “凌波”:指女子在水中的行走姿态。 “合在中流住”:意谓美女在江河之中停留。 “台殿”:指神仙居住的宫殿。 “天龙谨护持”:指天上的神灵守护着神仙。 “日日溅花雨”:指神光四溢,如花雨般飘洒。 “翻疑妙高颠”:怀疑那仙山高不可及,难以到达。 “上接诸天路”:认为仙人能与天界相通。 “忆曾望神山”:回忆曾经仰望过神山。 “但见蒙蒙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