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古镜耀,潮至群龙吟。
主人有玉壶,屡为酒仙斟。
仍呼丹砂童,吹火竹炉深。
一炼碧山骨,遂陈绮席琛。
杯吞渤澥波,食割蓬瀛岑。
不惜尽寒夜,因君豁烦襟。

这首诗是一首饮酒诗,诗人通过描绘月夜饮酒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对陈康海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一句“月满古镜耀”,诗人用“古镜”来形容月亮,表示月亮明亮如镜,照亮了整个夜晚。同时,“耀”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潮至群龙吟”,这里用“潮至”来形容潮水的到来,而“群龙吟”则形容潮水的声音如同群龙在低吟。这两句共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主人有玉壶,屡为酒仙斟”,诗人以“玉壶”来形容陈康海,表明陈康海如同一位酒仙一般,经常为客人斟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康海的赞赏之情。

第四句“仍呼丹砂童,吹火竹炉深”,这里的“丹砂童”指的是炼丹童子,而“吹火竹炉深”则形容炼丹的场景。这表明诗人在月夜下与陈康海一起炼丹,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

第五句“一炼碧山骨,遂陈绮席琛”,这里的“碧山骨”指的是炼成的丹药,而“绮席琛”则形容珍贵的礼物。这表明诗人与陈康海通过炼丹的方式,共同完成了一次伟大的事业,并且将这份成就分享给了朋友。

第六句“杯吞渤澥波,食割蓬瀛岑”,这里的“渤澥波”指的是大海,而“蓬瀛岑”则形容蓬莱、瀛洲这样的仙境。这表明诗人与陈康海在月夜下畅饮畅谈,共同领略了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不惜尽寒夜,因君豁烦襟”,这里的“豁烦襟”表达了诗人与陈康海共度良宵后心情舒畅的感觉。这表明诗人愿意为了与朋友共度良宵而牺牲自己的疲惫,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陈康海赞美的诗歌。通过描绘月夜饮酒、炼丹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陈康海之间的友谊和默契。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