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持美酒对故人,多事祖洲求大药。
注释:我常拿着美酒送给老朋友,在祖洲多事地寻找大药。
赏析:这首诗以饮酒作乐的题材来表达对故人、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常持美酒对故人”,是说作者常拿美酒去与故人相会,可见二人交情很深。第二句“多事祖洲求大药”,则说明二人经常一起到祖洲去寻访名山大川,以求得仙药延年益寿。此诗语言朴素无华,但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常持美酒对故人,多事祖洲求大药。
注释:我常拿着美酒送给老朋友,在祖洲多事地寻找大药。
赏析:这首诗以饮酒作乐的题材来表达对故人、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常持美酒对故人”,是说作者常拿美酒去与故人相会,可见二人交情很深。第二句“多事祖洲求大药”,则说明二人经常一起到祖洲去寻访名山大川,以求得仙药延年益寿。此诗语言朴素无华,但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注释】天井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有山壁如井,故曰天井。雄关:指天井关。偏增:更加。惊风:指山间急风。涧直:指山谷溪流曲折。落日:指夕阳西下。觉山高:感到群山之高大。乱树:参差不齐的树林。分野号:指山林中鸟儿悲鸣。首频搔:形容思绪纷乱,难以自控。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上天井关凭栏远眺时所见景色及所引发之情思。首联点明登高地点及心情。颔联写山势、溪声,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颈联写山景、鸟声
【注释】 陈子:即陈师道。清节楼:作者在济州所建的楼,因诗人常在此饮酒赋诗而得名。酒兵:指酒力强盛,能助威势。清响:清亮的歌声。五岳:这里借指山岳。荒城:荒芜的城郭。 【译文】 陈师道有一股豪气卓荦不群,常常认为古人今人可作。 他还有馀力间出创作新诗,清亮响亮动地寥廓。 壮怀方拟凌云烟,刚胆翻令怯杯酌。 应缘造物忌豪雄,恐尔狂酣摇五岳。 我从放后拙言词,不遣悲吟赴谣诼。 酒兵积渐亦已疲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以“福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久滞福山赠邑中诸君子——我久留福山赠于福山城中的诸位朋友。 颔联:由来蕴仙灵,乃有佳人士——福山之所以能够成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是因为有杰出的人杰。 颈联:二鹿各好文,一郭犹秉礼——两只鹿都喜好文学,一个城邑还坚持礼仪。 尾联:庞眉陈文学,言必举前史——满头白发的陈文学,说起话来总是提到前朝的历史。 尾联:我友瑰奇姿
始见海 洗眼看云海,前期未参差。 心目忽一豁,神情恍四驰。 大地直前赴,高天歘下垂。 颠波从东来,神山竞西移。 注释:开始见到大海,用眼睛去看云海,之前没有看过云海,心情非常激动。心情突然开阔,感觉仿佛在四下飞驰。大地一直朝着前方奔赴,高天忽然向下垂下。海浪从东方而来,神山向西方移动。斜阳照射万里碧波,十月寒风吹拂。一生都在井底,半步行到河岸边。蠡测也是不可靠的,桴泛又有什么归宿
【注释】 1. 具茨:地名,在今河南。 2. 蓬莱:山名,在山东,相传为仙人所居。 3.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4. 任登州:任某之任登州(今山东省烟台市)。 5. 具茨时淹历下:指任某在具茨时,因久留未能返回济南(历下是古代对济南市的称谓)。 6. 蓬莱主人:传说中居住在蓬莱山上的人。 7. 深避客:非常躲避客人。 8. 三秋:三年秋季,即三年之中的秋天。 9.
暮抵栖霞 秋色组成青黄,幽丛中杂松菌。 晚日照映更艳丽,空中烟雾渐渐散尽。 山路曲折盘旋,寒风吹过霜叶飘零。 草边清流蜿蜒流淌,仿佛有意引我前行。 峰峦开朗明净如镜,水阔楼台近在咫尺。
【注释】 重九亭子山登高:重阳节登高。亭子山: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仙人结亭就松树,至今松色离离青。仙人:指古代神话中居住在蓬莱仙山上的仙人。结:建。就:靠近,依傍。松树:指泰山的古松。离离:茂盛的样子。 松间时复有人至,惟见石壁衔清泠。石壁:指岩石的墙壁,这里指山壁。清泠:清凉的水声。 霜催客鬓不辞醉,日落秋声谁可听。催:催促。不辞:不怕。 仙人此际俯视笑,海山亭阁云长扃。此际: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