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殪六王,按剑坐虎视。
收兵作金人,天下心俱死。
子房貌妇女,起挥报韩椎。
万乘尽辟易,祖龙丧天威。
却顾发难徒,狐鸣岂足道。
智倾垓下雄,气敛圮桥老。
功成何淡荡,济北远相寻。
奇杰丈夫节,委蛇君子心。
悲哉韩淮阴,胯下同一趣。
终思蒯生言,不从赤松去。
诗句释义:
- 秦皇殪六王,按剑坐虎视。
- “秦皇”指秦始皇,“六王”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按剑”,握着剑柄。“坐”指的是坐着的意思。“虎视”形容秦始皇的锐利目光和威严气势。这句话描述了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国,坐在宝座上威风凛凛的样子。
- 收兵作金人,天下心俱死。
- “收兵”指的是集结兵力。“作金人”可能是制作一个金人的雕像或者用金铸成的人物。这句表达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百姓对他敬畏至极,甚至有些恐惧。
- 子房貌妇女,起挥报韩椎。
- “子房”指的是张良。“貌妇女”是说张良长得像女人一样温柔。“起挥”是举起武器的动作。“报韩椎”是指为韩国复仇。这句话描述张良为了韩国而拿起武器反抗秦国。
- 万乘尽辟易,祖龙丧天威。
- “万乘”指的是皇帝乘坐的车,有一万乘马。“辟易”是躲避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当秦始皇看到张良时,感到极度的震惊和恐惧,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无敌的统治者。
- 却顾发难徒,狐鸣岂足道。
- “却顾”是回头看的意思。“发难”是发起攻击。这里指张良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有人已经发动了叛乱。“狐鸣”是比喻声音不好听或不中听。这句话强调了张良虽然看到了别人的叛乱,但并不足以改变局势。
- 智倾垓下雄,气敛圮桥老。
- “智倾”是形容智慧足以压倒对手。“垓下”是古代地名,这里是比喻战场。“气敛”是形容气势收敛。这句话表示张良的智慧足以战胜战场上的敌人,但他的气势却在战场上收敛了下来。
- 功成何淡荡,济北远相寻。
- “功成”指的是完成了使命或任务。“淡荡”是形容事情变得平淡无奇或无关紧要。这句话表达了张良在完成了他的大业后,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了。
- 奇杰丈夫节,委蛇君子心。
- “奇杰”是形容非常杰出或出众的人。“丈夫”是指有担当的人。“委蛇”是形容态度温和、谦逊。这句话赞美了张良的高尚品质和谦卑的态度。
- 悲哉韩淮阴,胯下同一趣。
- “悲哉”是表达悲痛之意。“韩淮阴”指的是韩信。“胯下”是形容韩信曾经被刘邦羞辱。这句话表达了韩信与张良在年轻时的经历相似,都是因为一时的屈辱而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 终思蒯生言,不从赤松去。
- “蒯生”指的是蒯通。“赤松”指的是赤松子,一种传说中的仙人。这句话表达了韩信在听了蒯通的建议后,最终没有离开刘邦而去追求仙道,而是继续辅佐刘邦成就大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张良等人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气概。秦始皇的形象威猛而霸气,张良则以其智慧和谦逊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诗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经历,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