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
桃腮杏靥春风面。车前马上曾相见。蝉鬓退鸦黄。氤氲苏合香。泪光云母惨。絮絮灯心短。螺黛麝兰膏。凭谁赠阿娇。 注释: 1. 桃花般红润的脸颊,杏花般美丽的双颊,就像春风拂过的脸庞,显得那么动人。 2. 你曾在车前马后与我相遇,那一次的相遇让我难以忘怀。 3. 我的发髻上插着金色的簪子和红色的簪子,如同乌鸦的羽毛一样,显得那么鲜艳。 4. 那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就像春天的气息一样让人感到舒适。 5.
```none 采桑子·梅花 试将风格闲评品,谁得相宜。 谁得相宜。 除却湘妃定洛妃。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 燕子来迟。 不见云英未嫁时。 注释: -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 - 试将风格闲评品,谁得相宜。谁得相宜:试着用风格来品评一下,谁最适合这种风格呢? - 除却湘妃定洛妃:除了湘妃和洛妃之外,还有谁能符合这种风格呢? -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
以下是对《浣溪沙·其二芳草》的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乍暖犹寒二月天:“乍暖犹寒”意味着天气开始转暖,但依旧有些寒冷。这里的“二月天”可能是指初春时节,天气多变,时而温暖,时而稍凉。这个意象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既有希望又有不确定。 2. 玉楼长抱博山眠:“玉楼”和“博山”都是古代贵族居住的高层楼阁,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豪华的地方。“长抱博山眠”意味着长时间地抱着博山香睡觉
诗句如下: 花作五铢衣,偏被桃花哂。 译文: 花朵穿着像五铢钱那样的华丽衣服,却偏偏遭到了桃花的嘲笑。 注释: 1. 五铢钱: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此处比喻花朵的华丽外表。 2. 桃花哂:嘲笑。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花朵与桃花的关系。花朵虽然华美,但却遭到了桃花的嘲笑,这既揭示了花朵表面的华丽并不能掩饰其内在的空虚,也表达了作者对虚伪和表面现象的批判。 诗句如下:
【注释】: 1、减字木兰花:是宋代词牌名。 2、孤山之下:杭州孤山东麓。相传苏东坡曾居此,故称。 3、待得晴时:指等过了春天。 4、杏嫁梅娠:指杏花和梅花都开了。 5、乌有:无,没有的意思。 6、三百青铜难贳酒:意思是说没有钱买酒。 7、亟典春衣:意思是赶紧把衣服换下来。 8、莫待东君:指的是不要等到春天来临。 9、致政归:意思是官员退休了。 【赏析】: 这是一首词人以景寄情的诗
【注释】 清平乐 · 辇上故人有为予劝驾者作此词谢之: 鼠肝虫臂,总是君王赐。一曲狂歌千日醉。管领鸥班鹭队。 故人天上吹嘘,劝予重整簪裾。只恐山中毛颖,于今老不中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被贬谪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上片写自己虽然身受皇帝恩宠,却无心仕宦,只想归田隐居。下片写自己虽受皇帝赏识,但担心自己年老力衰,无法胜任重任
《采桑子·其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一首词。此诗写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秋,时晏殊在颍昌任知州。 译文: 今年春天我曾送别回乡的雁群,想要归去,可是心中又犹豫不决。 今年的秋天我再次看到南飞的大雁,岁月一年年逝去。 却后悔去年春天我竟然误寄了书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今春”和“今年”的送归与见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既期待归乡,又对去年误寄书信而后悔
注释:天门东畔天涯远。摧残豆蔻香痕浅。懊恼不留行。连敲砧杵声。 细心挑锦字。远志侬愁记。翠钿共犀梳。封题好寄奴。 译文:天门东畔,遥远的天涯,我独自倚立在那遥远的地方。豆蔻花已经凋零了,留下了淡淡的香气痕迹。心中充满了懊恼和不安,无法向前迈进。连敲打着砧锤的声音也显得如此沉重。 我用心挑选着精美的书信,用尽心思地表达我的相思之情。远方的你能否收到这封书信,是否能记得我的这份深情?
【注释】: 1. 榆荚钱:古代钱币。 2. 鼓洪炉:形容炉火旺盛。 3. 泉刀泻:比喻泉眼涌出的水如同刀锋一样锋利,倾泻而下。 4. 袅袅垂杨:形容杨柳依依,婀娜多姿。 5. 聘梅:指男女双方互相选择配偶。 6. 暴富田翁舍:形容田地的主人变得非常富有。 7. 斗草儿童:指孩子们在田间比赛斗草的游戏。 8. 撒漫古城边:形容古城的景色美丽而迷人。 9. 暴富田翁舍:形容田地的主人变得非常富有。
诗句:宜向库中藏,却向林端挂。 译文:榆荚钱应该收藏在库中,但最终却挂在林间。东君(春神)不将其作为家产,而是像散放的莺花一样随意挥霍。 赏析:此诗通过榆荚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感慨。首句“宜向库中藏”暗示了收藏的重要性,但第二句“却向林端挂”则揭示了榆荚钱最终的命运——被随意丢弃。这种反差强调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