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1. 还乡:回故乡。明日事:明天要办的事。 2. 可奈:无奈,无可奈何。簿书:官府文书。劳:烦恼。 3. 同病:比喻处境相同。风尘:指仕途上的坎坷。避二毛:避官归隐,即隐居。 4. 泾水浊:指酒如清水一般浑浊。泾水在今陕西省境内,是黄河支流之一,水质清澈,这里用“浊”来形容酒的污秽。 5. 枕对:枕头旁边。华山高:形容山之高。 6. 清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反骚:反其道而行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首先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是“逐句释义”
【注】元美: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白首新:指年事已高的新交好友。微吾竟长夜:意谓我竟然度过了漫长漫长的黑夜。即今燕市里:意谓如今我在燕市。 译文: 我的文章已经无人问津,我们相逢在白发新交的岁月。 我竟然度过了漫长漫长的黑夜,思念你像春风一样温暖。 举杯向千家门前飘舞的雪花,结交四海朋友。 如今我在燕子市里,有谁能与我击筑相和?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送别友人元美的赠别的诗。全诗四句
吴舍人丧内·其一 楚妃色殊众,不独下堂悲。鼓瑟潇湘夜,秋云未可持。 河流双露掌,月出万年枝。属有将雏曲,能无泣凤池。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楚妃色殊众 - 关键词解释: “楚妃”指的是楚国的佳丽,“色殊众”意指她的美貌与众不同,与其他女性相比显得尤为突出。 - 情感表达: 此句可能暗喻这位楚妃的美丽不仅令在场的人感到悲伤,也反映了她个人的情感状态——内心的哀愁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
【注释】 1. 赠子:赠给某人。子:对人的称呼。 2. 论文:议论文章,泛称学问。 3. 春来:春天来临。 4. 限(jian):限定。 5. 即今:现在。 6. 行乐处:游乐之处。 7. 不似:不如;不及。 8. 风尘里:风尘之中,指官场中。 9. 时名:时世名声。 10. 我辈:我这些同辈之人。 11. 徐孺榻:指晋代人徐孺子的竹床。徐孺,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曾任豫章太守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注释:汪员外被调去管理京城中的水利部门,名为“水部”,同时由汪姓之人负责。) 2. 闻有金城役,抡兹水部才(注释:听闻即将有一项关于金城的水利工程,因此选拔了这位擅长水利的汪员外。) 3. 中原忧被发(注释:“中原”指中国本土,“被发”是指古代中原地区人民的服饰,通常为头发不束的宽松样式,这里比喻中原地区的百姓。) 4.
即今难授钺,谁可静胡尘。 谈笑存能事,艰虞失众人。 大军归掌握,王者自经纶。 不复忧骄悍,如林护北辰。 注释: 1. 即今难授钺:即今难以授予权斧(即授予权力)。授钺是古代一种授予军权、王权的象征仪式,意味着赋予某人领导国家的权力。这里指目前难以授予军权。 2. 谁可静胡尘:谁能使胡尘(北方的敌军)平静下来。胡尘通常指北方的战乱和敌人。 3. 谈笑存能事:在谈笑之间保持能够处理事务的能力
注释: 1 使者晨驰壁:指朝廷派遣使节清晨急驰至边境。 2. 夺归平虏章:夺取并归还平定敌寇的战功。 3. 自天悬斧钺:如同天帝悬挂斧钺一般。 4. 择日设坛场:选择良辰吉日,准备祭祀天地和神灵的大典。 5. 万马中原集:成千上万的兵马集结于中原。 6. 诸军上苑旁:各支军队驻扎在皇家园林周围。 7. 主恩无可报:君主恩德无法回报。 8. 一战成名王:通过一次战役就能成就一番功名,成为一方霸主。
【注释】 滹沱:水名。在河北西部,滹沱河发源于山西五台县,流经河北省西部,到石家庄入渤海。来不极:水流湍急,难以到达尽头。晓色荡孤城:拂晓时分,晨光照亮了这座孤城。中流过:船行至中流,即半航程时。褰帷:掀起帷帘;指船上的帷幕。下吏情:指官吏的心情。纡岸:弯曲的河岸。转:回旋、曲折。独在:孤独地站立或停留。知津:知道渡口的位置。后:后面。濯缨:《庄子·秋水》:“吾惊吾之未始有也。”《列子·黄帝》
注释: 1. 天子何神武:天子(皇帝)有什么神奇的武力。 2. 乘秋欲破胡:趁着秋天,想要攻破北方的敌国。 3. 儒臣擐甲胄:儒臣(文官)穿着盔甲。 4. 大将解兵符:大将在解除军权。 5. 叱咤风云合:指挥风云,使天地间万物归顺于他。 6. 艰危日月扶:艰难危难之际,有太阳月亮为他支撑。 7. 北瞻陵寝色:向北眺望先人的墓地。 8. 葱郁近皇都:草木茂盛,接近皇家。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