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诗句解释】 1. 帝里初分郡檄回,便迎青鸟建章台。 2. 东方千骑风云下,南国双帆河岳来。 3. 公子西园池上宴,使君秋宪府中才。 4. 邺天露冕行春日,更许何人托乘陪。 【译文】 皇帝的京城刚刚划分出新郡的诏令,就迎来使者去浙中迎接侍奉。 东方有千骑人马如云似雾般地飞驰而下,南方有双帆顺风而来。 在西边的园林里举办宴会,使君秋天在官府办公时有才情。 在邺城头上戴着皇冠行走在春天的田野上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的《送王郎守安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花满胡姬春酒楼”:这句描述了春天时节,胡地(可能是长安)的女子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在酒楼中饮酒作乐。这里的“花”字既形容了女子们的美貌,也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使君五马五骅骝”: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长官,而“五马五骅骝”则形容地方长官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明光起草推高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分析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郎、朔方、五马、三台、行、麦秀、夕阳、上林、鸿书。 【答案】 仙郎起草汉明光,几载军储事朔方。 五马新为淮海郡,三台旧署度支章。 行车麦秀随春雨,卧阁花深对夕阳。 时忆上林词赋客,鸿书遥下楚云长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写诗人在京城的秋夕同友人相聚,共赏秋夜月色。 首句“万里银河接御沟”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银河指银河河(即天河),古人常用以指夜空。御河,即金水河,是元代京城的一条河流,位于皇城之北。这里暗用李白《子夜吴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意境。 第二句“千门夜色映南楼”,写的是京城夜晚的景象。千门,泛指京城城门之多
酬谷明府见寄 清时词客满公车,独向漂零叹不如。老去已拚常纵酒,秋来何意为裁书。 薄游更自淹华省,多病惟堪返敝庐。共道子云长笔札,知君近日五侯疏。 【注释】: 酬:答谢,作诗以答谢。谷明府:指谷永。永曾为郡守(太守)。子云:扬雄的字。西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五侯:指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昭仪姐妹,她们兄弟五人皆封侯,故称“五侯”。 【赏析】: 此诗是酬谢友人之作
【诗词原文】:刘员外家宸翰楼 君家司寇此楼居,奕叶承恩片帖馀。 帝自经筵传翰墨,人从册府见图书。 烟云绕槛生春色,牛斗开函散楚墟。 弦诵只今诸弟满,韦贤相业好谁如。 【诗词译文】: 刘员外的家族世代都是司寇,在这座楼里居住,他们的后代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皇帝亲自在经筵上传授他们书写文章的技能,人们也经常从册府中看到他们的文献资料。 这座楼周围是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蓟门鸿雁满高秋:这句意味着秋天,蓟门(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的天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高秋”指的是深秋季节,是大雁南迁的时候。 2. 张翰思家罢远游:张翰是三国时期的人,他曾经因为思念家乡而辞官归隐。这里的“罢”意为停止或结束。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秋天的大雁,张翰想起了家乡,决定不再远行了。 3. 入洛故人名下士:洛阳是当时的首都,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典贴切,意蕴丰富,是唐人送别诗的名篇之一。 第一句“郁葱佳气汉江边”是说汉江边的景致十分美丽。第二句“今上龙飞北极年”,意思是说皇帝现在在北极,也就是北朝。 第三句“过幸沛宫三日饮,裁留郢曲大风篇”,意思是说经过沛县,皇帝在那里住了三天,又喝了酒。第四句“仙郎珂散蓬莱月,太守帷开橘柚天”,意思是说仙郎把蓬莱月色洒向人间,太守的帐幕敞开了像橘子、柚子一样的天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送大司寇之金陵——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送别的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闻道铜标护百蛮,当朝共拟伏波还——这里的“铜标”指的是铜制的旗帜,“伏波”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他曾经在西南地区担任过重要职务,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将要担任的重要职务
【诗句释义】 1. 刘桢:东汉诗人,字公干,山阳东阿(今山东阳谷)人。建安中为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杀害。 2. 词赋不群:指他的诗赋才华出众,与众不同。 3. 百里新承汉宠回:指百里县(治今湖北荆门)自从接受了汉武帝的恩宠以来,如今又重新受到朝廷的重用。 4. 吴地青山飞舄下: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山高林密,风景秀丽。“飞舄”指仙人的鞋子,这里代指仙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