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送张肖甫出计闽广》。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司农飞挽七闽开,刍粟如山百粤来。- 司农即指掌管国家粮仓的官员,这里的飞挽意味着迅速运送。七闽指的是福建地区,这里用“开”字形容粮食被迅速运至闽地。百粤是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如山”则形容粮食的数量巨大,如同山脉一般。 2. 落日中原看倚剑,清秋大海傍登台。-
怀公实:诗人以“怀公”自称,实为自谦之词。 明光起草自高名,复羡梁鸿出汉京:诗人想效法古人,隐居山林,过闲适的生活。 白日顾瞻双凤阙,青春卧病五羊城:诗人在白天看到朝廷的巍峨建筑,夜晚则卧病在五羊城(广州)中,感叹自己的壮志未酬。 人间已见新诗满,海上还闻大药成: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新的诗歌,实现自己的理想。 应笑旧时同舍客,风尘请郡愧平生:诗人希望那些曾经与他一起生活的朋友
【注释】: 1. 西曹词赋有陈琳,南去其如草檄心:指你(陈琳)在朝中做西曹时,写了不少辞赋。现在你要到闽中去任职了,可不要忘了你的文才啊!南去:指南行。 2. 百粤大云摇海色,九峰寒雨壮秋阴:《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灭百越后,置南海尉,以赵佗为龙川令。汉初,分粤地为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百粤”泛指岭南广大地区,“大云”是喻指岭南的瘴疠之气。“九峰”即福建的武夷山。此句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其诗意并附上译文,同时在注释中添加必要的关键词,最后附上赏析。 原诗: 高阁崚嶒倚素秋,西山寒影挂城头。坐来大陆当窗尽,不断滹沱入槛流。下界苍茫元气合,诸天缥缈白云愁。使君趋省无多暇,暂尔登临作壮游。 注释: 1. 高阁崚嶒(líng rán) - 形容高楼耸立,陡峭而峻美。 2. 素秋 - 秋天的凉爽和清静。 3. 西山寒影 -
在古代中国,除夕之夜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之一,它象征着旧岁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们通常会进行庆祝和反思。周伦的《除夕元美宅》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的,展现了作者对除夕夜的独特感悟。 “蓬莱佳气旧霏微,把酒千门朔雪飞。” 这句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和寒冷的气息。这里的“蓬莱”可能指的是仙境般的蓬莱阁,而“佳气”则指代了祥瑞之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
真定道中遇伯承户曹 滹沱冰合大风鸣,马上寒云护北征。 我自朝天称四岳,君还谒帝入承明。 注释:在真定的路上遇到你,户曹伯承。滹沱河的冰已结,大风呼啸,寒云密布,守护着我们的北行之途。我自己要上朝拜见天子,称赞四岳,而你还要去谒见皇帝,进入承明殿。 黄金结客樽前尽,白发先春雪里生。 注释:在金杯前畅饮,酒尽之时,我们的头发已白,像春天里最先飘落的雪花一样。 握手不须悲物役,梅花摇落故园情。 注释
邢州计吏入长安,春色西山雪里看。 天地容吾常落魄,风尘对尔一加餐。 重来省署青云隔,不散关门紫气寒。 握手依然无长客,可知千载和歌难。 注释:1. 邢州:古郡名,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一带。计吏:指担任官职的属僚或幕僚人员。2. 春色西山雪里看:在雪中欣赏春色。3. 天地:指国家与世界,这里指朝廷。容吾:容我。4. 落魄:潦倒失意。5. 风尘:指战乱、纷扰等社会环境。6. 重来:再度来到。7.
【注释】北风吹折九河冰:北风把黄河上结的冰吹断了。五马如龙度李膺:指皇帝的车驾像五色云朵那样,像一条龙飞渡黄河。李膺:东汉时人。中原来气色:指回到京都洛阳后的景象。开樽碣石倚凭陵:指登上碣石山,俯瞰中原大地。明堂大集周方岳:指在太庙举行盛大的宴会,聚集了天下的英杰。列郡深惭汉股肱:指各郡县官员都惭愧自己没有成为汉朝的栋梁之材。词赋只今吾党在:现在只有我们这些人还在。将因顾眄一先登
留别元美辈四子(其一)华发西来谒帝游,风尘莫问使人愁。 但看词赋青云色,不尽江河白日流。 杯酒千山回大漠,春花五马入邢州。 黄金愧我无经术,归去冥鸿未可求。 注释: 1. 华发西来谒帝游:我头发已白,是应皇帝的召唤来京城的。 2. 风尘莫问使人愁:不要问我在风尘中是否会感到忧愁。 3. 但看词赋青云色:只是欣赏那些词赋如白云般飘逸美丽。 4. 不尽江河白日流:黄河长江之水向东流淌,太阳从东边升起
孤城高枕日蹉跎 使者乘槎自九河 乱后故人京洛少 秋来山色郡斋多 诗名更向风尘起 傲吏还能意气过 我亦平生难尽醉 开樽无奈子猷何 注释: - 诗句“孤城高枕日蹉跎”中的“孤城”指作者所在的城市,“高枕”表示闲适的睡眠。这句话描绘了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使者乘槎自九河”中的“使者”可能是指朝廷派遣的官员或使者,“乘槎”意为乘坐船只渡河,“自九河”表明目的地是遥远的河流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