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崚嶒倚素秋,西山寒影挂城头。
坐来大陆当窗尽,不断滹沱入槛流。
下界苍茫元气合,诸天缥缈白云愁。
使君趋省无多暇,暂尔登临作壮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其诗意并附上译文,同时在注释中添加必要的关键词,最后附上赏析。

原诗:

高阁崚嶒倚素秋,西山寒影挂城头。坐来大陆当窗尽,不断滹沱入槛流。下界苍茫元气合,诸天缥缈白云愁。使君趋省无多暇,暂尔登临作壮游。

注释:

  1. 高阁崚嶒(líng rán) - 形容高楼耸立,陡峭而峻美。
  2. 素秋 - 秋天的凉爽和清静。
  3. 西山寒影 - 指的是西边山峰的寒气映衬在城墙之上。
  4. 坐来 - 经过一段时间。
  5. 大陆 - 指大地或国家。
  6. 下界 - 指国家或人间的底层。
  7. 元气 - 这里可能是指自然界的生命力或能量。
  8. 诸天 - 泛指天空,与”下界”相对。
  9. 缥缈(piǎo miǎo) - 形容云彩轻盈、飘渺的样子。
  10. 使君 - 古时对县令的尊称。
  11. 无多暇 - 没有太多时间。
  12. 壮游 - 指进行一次宏大的游览。

译文:

高高的阁楼矗立在秋季的清晨,巍峨的西山上寒光映照在城墙之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大地上仰望,整个大地似乎都在窗户之外了,而那些不断的水声也仿佛流入了我的心扉。下方的世界显得空旷而混沌,天地间的生命力似乎已经合为一体,而在遥远的天空中飘渺的云彩似乎都充满了忧愁。作为县令的您忙于政务,很少有闲暇时间,所以这次特意抽出时间来此游览,以此来放松身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清晨,作者登上高阁远眺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诗句中的“高阁”、“寒山”等意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美。同时,通过对“大陆”、“下界”等词汇的使用,诗人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无多暇,暂尔登临作壮游”,反映了诗人对繁忙政事的不满,以及渴望摆脱束缚、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