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诗句原文: 萧条杯酒对销魂,河朔诸生尔独存。 书上梁王还寝狱,赋成扬子不过门。 大江雨雪千帆出,建业风流六代论。 雄剑自怜为客意,左骖宁负主人恩。 注释与赏析: 1. “萧条杯酒对销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内心的孤寂和悲伤。 “销魂”是古代汉语中表达极度悲伤、痛苦或失望的成语,这里用以形容饮酒后的心境,酒未尽而心情已极悲。 2. “河朔诸生尔独存”
【注释】 开轩:打开窗户。万里:指广阔无边。坐高秋:登高而坐,因秋天天高气爽。把酒:斟酒。漳河:即漳水,发源于河北省武安县西,东流入于黄河。北流,指向东流。青山:指代自己。使者:使者,出使远方的人。谁堪:谁能承受。华发,这里指年老的头发。滞邢州:滞留在邢州。邢州,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市。浮云:飘荡的云彩。不尽:形容愁思无穷无尽。萧条色:冷落、萧索的颜色。睥睨(pì nì)愁:斜视的样子。上国
【注释】 1. 海上风尘:指战争。 2. 严助厌承明:严助曾任承天侯,后因事获罪被谪,这里用严助自比。 3. 故人惨淡浮云色:故人,指友人。惨淡,憔悴。浮云色,指朋友的容颜。 4. 逐客萧条白雪晴:逐客,受遣之人。萧条,萧条冷清。白雪晴,形容天气晴朗。 5. 落日、彭蠡泽、豫章城:都是地名。 6. 诗篇:指诗歌。当时目:指当时的文坛。 7. 抗疏名:指弹劾权臣的奏折。 【赏析】
诗句输出: 摇落高楼此对君,天涯不复有离群。 衔杯大麓来秋色,倚槛邢台过白云。 树杪人家漳水出,城头风雨太行分。 极知今日同王粲,赋就还应邺下闻。 译文输出: 在高楼中与元美相聚,感叹人生如梦,我们不再孤独。 酒杯中映照出秋天的色彩,仿佛从大雁南飞的山岭传来。 漳水边的小家,城市间的风雨,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今日若能和王粲一同抒发感慨,那定能声名远播于邺城之下。 注释输出: ① 摇落
将归郡属元美出使畿内作此为别 西方千骑至朝宗,使者衔恩下九重。 握手白云生钜鹿,离心落日满卢龙。 青春上苑还堪醉,我辈中原未可逢。 雄剑有神君自爱,莫令风雨暗芙蓉。 注释:诗人以慷慨激昂的笔墨,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诗人用“白云”和“落日”来描绘离别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用“雄剑有神”来形容友人的才华出众,并叮嘱他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要让它被风雨所掩盖
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 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 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 注释: - 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 - 这是诗的首句,意思是在风尘中询问道路该如何走,但通过二月的时间对比,发现崆峒山的风景胜过了任何疑问和困难。 - 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 - “返照”是指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解析】 本首诗是诗人在道中遇雪后,有感而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飞雪长驱使者车”,是说雪天行车艰难,但诗人还是坚持上路。“太行愁色满天涯”则是说诗人在途中看到太行山的景色,感到十分愁苦。颔联“虚传梁苑平台赋,真作河阳一县花”的意思是说,那虚无飘渺的传说,就像《梁苑赋》一样;而眼前的美景则像《河阳颂》中描述的一样,真是美不胜收。颈联“流影风前迎剑气,寒光树杪澹人家”写的是雪后的风景
诗句: 河朔风尘万里看,空亭天外一凭栏。 夕阳忽送孤城色,高雪遥临白马寒。 何处浮云吞大泽,于时紫气满长安。 我来欲著浮邱赋,此地因君老鹖冠。 翻译: 在遥远的北方,我目睹了风尘滚滚的河朔地区,远处的天空中有一个空荡荡的亭子,我独自在那里倚栏远眺。太阳渐渐落下,给这座孤独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而那漫天的白雪仿佛在轻轻触摸着白马的脊背。抬头望去,一片茫茫云海吞噬了整个大地
【注释】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南。《元和郡县志》云:“崆峒山在平凉县西南五十里,高三千三百丈,望如一丸。”壮游:豪迈的游历。香炉峰: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因山顶有石形似香炉而得名。凉州:古郡名,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武威县)。孤峰色:指山峰孤立,云雾缭绕。落日长窥大壑愁:意思是落日久久地凝视着峡谷中深深的山谷,感到忧愁。大壑:深谷。万乘东还灵气歇:皇帝驾崩后,天下一片死寂。万乘
紫塞春风散羽书,使君高枕见离居。 人间不识胡名马,门下犹传海大鱼。 开府少阳还气色,登台东岳复何如。 遥知醉后吴歌发,落日萧条薄望诸。 注释 1. 紫塞:指的是边境的要塞地区。 2. 春 风 散 羽 书:春天的风吹动了边疆的书信,意味着战事或消息的到来。 3.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4. 高枕:指安心无忧地睡觉,形容心情安定。 5. 人间:这里比喻普通人的生活。 6. 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