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崆峒不壮游,香垆春雪照凉州。
浮云半插孤峰色,落日长窥大壑愁。
万乘东还灵气歇,诸天西尽浊泾流。
萧关祗在藤萝外,客子风尘自白头。
【注释】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南。《元和郡县志》云:“崆峒山在平凉县西南五十里,高三千三百丈,望如一丸。”壮游:豪迈的游历。香炉峰: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因山顶有石形似香炉而得名。凉州:古郡名,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武威县)。孤峰色:指山峰孤立,云雾缭绕。落日长窥大壑愁:意思是落日久久地凝视着峡谷中深深的山谷,感到忧愁。大壑:深谷。万乘东还灵气歇:皇帝驾崩后,天下一片死寂。万乘:古代帝王之车以万乘为多,这里指皇帝。灵气:皇帝的神气、精神。西尽浊泾流:泾水往西流到泾阳。浊泾:浑厚的水流。萧关祗在藤萝外:萧关只存在于藤萝覆盖的外面。萧关,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北,汉代时为西域要冲,故址在今新疆境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长安送别友人,并写此诗寄给远在陇上的友人。首联写友人远行。“谁道崆峒不壮游”,诗人说崆峒山雄奇险拔,自古就有英雄豪杰来此豪饮游玩;“香垆春雪照凉州”是说春天白雪皑皑的香炉峰,在春天的照耀下,显得分外美丽。二句写山景,也暗寓对友人的祝福。三、四句写友人远行时的景色。诗人说皇帝驾崩后,天下一片死寂,只有西边的水向西流去。而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这使诗人不免有些伤感,但想到自己的朋友会一路顺风,也就心安理得了。五、六句写边塞景象。诗人想象友人经过玉门关时,只见关外是茂密的藤萝遮天蔽日,而关内则是一派肃杀之气。最后两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萧关祗在藤萝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全篇无一字直接写离别之情,但处处不离离别之意。前六句写友人远行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后六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境,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