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万里坐高秋,把酒漳河正北流。
自爱青山供使者,谁堪华发滞邢州。
浮云不尽萧条色,落日遥临睥睨愁。
上国风尘还倚剑,中原我辈更登楼。
【注释】
开轩:打开窗户。万里:指广阔无边。坐高秋:登高而坐,因秋天天高气爽。把酒:斟酒。漳河:即漳水,发源于河北省武安县西,东流入于黄河。北流,指向东流。青山:指代自己。使者:使者,出使远方的人。谁堪:谁能承受。华发,这里指年老的头发。滞邢州:滞留在邢州。邢州,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市。浮云:飘荡的云彩。不尽:形容愁思无穷无尽。萧条色:冷落、萧索的颜色。睥睨(pì nì)愁:斜视的样子。上国:指朝廷所在地。还倚剑:仍然佩带佩剑。中原我辈更登楼:中原大地,我这个辈数的人应该登高远望。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首联“开轩万里坐高秋,把酒漳河正北流”,写登高临眺所见。诗人登上高高的城楼,举目四望,只见万里无际的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从北方滚滚而来的漳河水,也似乎在劝饮作陪。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时的豪情壮志,为全诗定下了雄浑开阔的基调。
颔联“自爱青山供使者,谁堪华发滞邢州”,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和仕途上的失意之感。诗人以青山作为自我形象的象征,说自己像出使远方的使者那样忠心报效朝廷,而如今却因鬓发斑白而滞留在邢州。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诚报国的自豪感,又表现出了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愤懑不平之情。
颈联“浮云不尽萧条色,落日遥临睥睨愁”,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这句中“浮云”二字,暗寓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悲愤和无奈之情。而“落日遥临睥睨愁”一句,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不安。
尾联“上国风尘还倚剑,中原我辈更登楼”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上国”、“中原”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表现了他不甘沉沦、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