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曹词赋有陈琳,南去其如草檄心。
百粤大云摇海色,九峰寒雨壮秋阴。
将军荡寇功名薄,使者衔恩日月深。
华发总淹三辅吏,风尘何处不萧森。
【注释】:
- 西曹词赋有陈琳,南去其如草檄心:指你(陈琳)在朝中做西曹时,写了不少辞赋。现在你要到闽中去任职了,可不要忘了你的文才啊!南去:指南行。
- 百粤大云摇海色,九峰寒雨壮秋阴:《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灭百越后,置南海尉,以赵佗为龙川令。汉初,分粤地为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百粤”泛指岭南广大地区,“大云”是喻指岭南的瘴疠之气。“九峰”即福建的武夷山。此句说:岭南一带的瘴疠之气像巨浪一样摇动着大海的波涛,武夷山上的九座山峰笼罩在寒雨之中,显得格外苍茫。
- 将军荡寇功名薄,使者衔恩日月深:这里借古讽今。“将军”指东汉初年名将马援。马援曾在交趾任过太守,后来回京任大司马。马援曾平定交趾蛮夷,立下军功。然而他晚年被罢官归家,没有再被起用,所以诗人说他“荡寇”有功却无“功名”。而你呢,虽受皇恩,但“衔恩”却很浅薄。这里的“衔恩”,是说受皇恩不厚。“日月深”是说你虽然受到皇帝的厚恩,但时间太短,不能长久。
- 华发总淹三辅吏,风尘何处不萧森:这两句的意思是:你在三辅做官,头发都白了。到处是风吹尘土,一片萧瑟。这里的“三辅”指西汉时的京城长安及其周围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送一位名叫陈琳的人出使闽中时写的。诗人借咏史抒怀来赠别陈琳。全诗前半部分借古人之典来勉励陈琳,鼓励他要建功立业;而后半部分则是以历史为鉴,劝诫陈琳要珍惜光阴,莫让时光白白流逝,不要辜负了皇帝的期望。
首联:“西曹词赋有陈琳,南去其如草檄心。”这句说的是陈琳,他曾经在朝廷担任过西曹掾属。他的辞赋很有才华,但是当他南下去闽中做官的时候,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为什么呢?因为南方的瘴疠之气十分厉害,而且那里还有蛮夷之地,所以即使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到了那种地方也可能会失去性命。
颔联:“百粤大云摇海色,九峰寒雨壮秋阴。”意思是说,在岭南的百粤大地上,瘴疠之气如同海浪一般翻滚。而在武夷山的九个山峰之间,又飘落着细密的寒雨,使得整个秋天都显得阴沉而凄凉。
颈联:“将军荡寇功名薄,使者衔恩日月深。”意思是说,像汉朝的马将军那样,虽然曾经平定过叛乱,但是他的功劳并不显赫。而现在的你作为使者,虽然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但是由于时间的短暂,你的功劳也并不显著。
尾联:“华发总淹三辅吏,风尘何处不萧森。”意思是说,你在三辅做官,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风吹尘土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对于陈琳的不舍之情和深深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