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再游南溪同应驾部徐比部赋 其二 覆席花如待,窥帘鸟似知。到来拚共醉,坐久见吾诗。吏迹江湖傲,仙才日月欺。幸逢休浣出,不顾尚书期。 注释: 1. 覆席花:床上的花朵,比喻美丽的景象。 2. 窥帘鸟:透过窗帘看到鸟儿的身影。 3. 到:来临,到来。 4. 拼:尽量。 5. 坐:停留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首句“覆席花如待”
【注释】 南溪: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南。 应徐比部:指应天(今江苏南京)人徐祯卿、苏州人比邱元凯,两人都是弘治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 据床千竹下:坐在竹林之下。据:倚。 进艇百花中:乘船游于百花之中。 华阳馆:即上清宫。 碣石宫:山名。 惨淡:凄凉冷落。 鸿蒙:天地初开之时的元气。 【译文】 今日我们相约重游南溪,和徐祯卿一起赋诗作对。 我坐在千竿竹子下,他划着小船泛舟花间。 天空与云霞相接
诗句:再游南溪同应驾部徐比部赋 其四 译文: 花鸟从春天走过,嬉戏游玩到了夏天偏。白云在天上飘行,清风吹起舟前。 注释: - 花鸟:春天和夏天是许多鸟类活跃的季节。 - 嬉游:玩耍、游戏的意思。 - 夏偏:夏天的中间时期,指夏季的中期。 - 白云:天空中漂浮的白色云朵。 - 行酒上:在空中飘行,像酒一样。 - 清吹起舟前:清凉的风把船吹向前方。 - 世路:世间的道路或人生的道路。 - 身何得
【解析】 此诗首联写“我”与应驾部徐比部同游南溪,“晏游无俗吏”表明诗人在南溪游玩没有受到拘束;“休沐有殊恩”则说明诗人得以休假休息,得到朝廷的特殊恩泽。颔、颈二联描写南溪景色。碧草如茵,是可供憩息的草地;红尘滚滚,是可与论道的学问。尾联写诗人对这次出游的喜悦及归途之想,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1)译文:我与应驾部的徐比部一同游览南溪,没有俗役的约束
【注释】 1. 武陵溪:武陵源,在湖南张家界市,有小溪。 2. 桔槔(jiè gāo):一种农具,用杠杆原理提水或打水的器具。 3.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 4、荷蓧(hé léi)蓟门西:指蓟门关,位于河北居庸关,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5. 清吹生衣袂:风轻轻吹起衣袂。 6. 繁阴:浓密的树木阴影。 7. 红尘:人世的繁华。 8. 城郭(guō):城墙,城池。 9、暌(kuí):分离
【注释】: 1. 《柬元美》其一:这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 2. 偃蹇:形容人的姿态高傲、不屈服。 3. 宁知病:难道不知道生病了吗? 4. 今如药裹何:现在怎么像药裹一样呢? 5. 清斋:指清静的书房。 6. 山雨至:山间细雨来临。 7. 高枕:高枕而卧,形容悠闲自在的状态。 8. 芳颜:美丽的容颜。 9. 词赋:诗词歌赋。 10. 风尘壮志过:在风尘中度过壮志。
这首诗是元美寄给好友李梦阳的,表达了他深深的思慕之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赏析以及一些可能的关键词: 1. 久矣疲朝谒,深惟傲吏情 - 译文:我已经厌倦了每日的上朝和拜见(“朝谒”)。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官员的傲慢无礼(“傲吏情”)。 - 注释:这里的“朝谒”指的是古代官员每天都要到皇宫朝见君主的行为。而“傲吏情”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认为官场中的人们过于傲慢,缺乏谦恭的态度。 2.
眼底下谁和我有相同的命运?天涯远,最好亲近自己。放声歌唱依赖着白日的阳光,放纵饮酒向着风尘的方向。世间人情变化不定,了解我的人已经离去。时运名望追逐众人,朝拜君主不要懈怠。汉代君主怀念词臣。 赏析: 此诗为《夜过元美》组诗中的第二首。元美即陈子昂,是当时著名文人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深夜畅饮痛谈的情景。 首句“眼底谁同病”,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郊行 其二 并马未央前,看云过灞川。 时逢黄鸟住,欲就绿阴眠。 宦岂登临拙,名非案牍传。 风尘朋好在,回首汶阳田。 注释: 1. 并马未央前:意思是说与朋友一起骑马经过未央前宫。 2. 看云过灞川:意思是看着天上飘过的云朵,经过灞川。 3. 时逢黄鸟住,欲就绿阴眠:意思是这时恰好遇到一只黄鸟儿停在树上,想要找个绿树的荫凉睡一觉。 4. 宦岂登临拙:意思是我难道是一个不能登高的人吗? 5.
【注释】科头:散着头发。堕月:月亮落下。骑马:骑着马,即出外。朝天:朝见皇上。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病中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首句点题,说明病愈而“科头”出,是因无衣可穿;第二句写病中仍“枕腹眠”,是因无床可睡。这两句是说:既已病成这个样子,又哪还有什么礼节呢?既然病成这样,当然也就不必为污秽之事去乞怜了。第三、四句写病中狂放的情怀和行为举止。“兴尽衔杯外”,是说饮酒作乐已经没有兴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