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盟
《次韵杨廉夫冶春口号八首》是元代诗人顾盟的作品,其中“姑苏城北桃花坞,日日敲门去问春。自是狂夫被花恼,求之不得亦愁人。”是其中的一句诗,下面将对其进行解析: - 诗句原文: 姑苏城北桃花坞,日日敲门去问春。 自是狂夫被花恼,求之不得亦愁人。 - 译文: 姑苏城北面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坞,我每天都会去那里敲着门询问春天的消息。因为自己是个狂野的人,所以被花儿惹得心烦意乱,虽然很想得到它,但却得不到
近得玄洲餐玉法,不用采石登昆仑。 景纯解道游仙句,海上鹤来传到门。 注释:我近来得到修炼成仙的方法,不用再到昆仑山去采集仙草了。张华的《思玄赋》里,有“乘玄舟而济乎”的句子,我解为:“乘坐着神船渡过大海,登上神仙居住的地方。”李白的《游泰山六首》诗中,有“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句子,我解为:“长啸一声,从天上的门吹来了万里的清风。”王逸的《九思·守志》中,有“望三河之迥远兮
【诗句释义】: “醉舞花前倒接䍠”,倒接䍠,指喝酒。 “双双燕子共差池”,差池,错落,不整齐。 “留连只恐春光暮”,只恐,唯恐,只怕。 “芳露湿衣人不知”,芳露,指春天的露水。 【译文】: 在花丛中醉酒跳舞,倒接着酒壶,就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 两只燕子在花丛中嬉戏,不小心弄乱了它们,让人看了感到惋惜。 我不愿离开这美好的时光,只怕春光已经过去。 衣服被露水打湿了,我还不知道。 【赏析】:
寄学可二首 九龙之山第几峰,曾看飞雪下长松。小楼日夜听春雨,忘却溪头寻暮钟。 注释与赏析 : 九龙之山,指的可能是某个具有九个山峰的自然景观或地标。这里的“第几峰”可能指的是这个九龙山脉中的某个特定的山峰。 “曾看飞雪下长松”,描述了在某个时刻,雪花飘落,覆盖了长松树。这可能意味着诗人曾经在冬天的某个时候,目睹过这种美丽的景象。 “小楼日夜听春雨”,诗人可能在一座小楼上,日夜听着春天的雨声
寄阿山 最忆凤雏年十四,临池爱学汉中郎。 西斋旧种樱桃树,今岁还应共汝长。 注释: 最忆凤雏年十四,指最难忘的是年轻时凤雏(诸葛亮的字)时期的样子。 临池爱学汉中郎,指的是喜欢学习汉朝的中郎将。 西斋旧种樱桃树,西斋是指作者过去在书房里种植的樱桃树。 今岁还应共汝长,今年我仍然会和你一起成长。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顾盟的作品《寄阿山》
【注释】 楞伽:山名。 吴王:即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 香:这里指花香。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治平寺游览时所题的诗。 首句“湖上春云挟雨来”,写诗人登上湖上之石湖治平寺,看到湖面春雾弥漫,夹着春雨飘来,顿感春意浓重,生机盎然。 次句“楞伽山木尽低摧”。“楞伽”是梵语的译音,指楞伽山。“楞伽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山上有著名的天宁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旧居。这句说春天来了
注释: 石上一杯清泠水,传是若冰小洞天。 借渠茗器登山去,春雪正与梅争妍。 译文: 在石上一杯清凉的泉水,传闻是若冰的小山洞。 借来茶壶和茶叶登山去,春雪正在与梅花争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登山游玩的诗。诗人在山中找到了清凉的泉水,传说这泉水来自一个叫做若冰的小山洞。他借用茶壶和茶叶登山,欣赏着春雪与梅花的争艳。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山画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句原文: 连雨淋浪不耐秋,江行已试木棉裘。 侍中无梦思通籍,肘后有书能校雠。 身坐米船歌灌口,眼明瀑布是江州。 到家先谒虞夫子,定作芝亭一月留。 翻译注释: - 连雨淋浪不耐秋:连日的大雨让江面波涛汹涌,诗人难以忍受这连绵不断的秋雨,已经穿上了试穿的木棉皮衣。 - 江行已试木棉裘:在江上航行的过程中,诗人已经尝试穿着木棉制成的衣物御寒。 - 侍中无梦思通籍:虽然身处官场之中
【诗句释义】 芜湖:地名。 郭里:城郭之中。 野田花:指野花。 南朝旧将家:指吕惟清曾为南朝旧将,故称其家为南朝旧将之家。 社燕: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乌鸦,这里代指吕惟清。 乔木:高大的树木,常用来比喻人才或势力。 江山风雨殊今昔:指国家和时代的变化。 文武衣冠起叹嗟:文武官员都感叹世事变迁。 扶册归舟有孙子,宁辞辛苦答春华:指吕惟清在回家途中,有子孙相伴,不辞辛劳。 【译文】
【注释】 九疑山:位于湖南省,是南岳衡山的支脉。得道女:指得道的女仙人。春寒石上饮流霞(流霞:指山间飞瀑流下的水珠)。遗却玉条脱:遗,遗失;玉条脱,指白色的瀑布;独倚东风暮竹斜:倚,依凭;东风:春风;暮竹:夕阳西下时的竹子。 【译文】 在九疑山中找到了一位修道的女仙人,她在这寒冷的春天里,站在石头上喝着山间的流水。我忘记了自己已经丢失了玉片般的瀑布,独自靠着春风和落日的余晖,看着傍晚时分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