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夜携贾十五过巨源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此诗为酬答好友贾公时所作,抒发自己对贾谊的思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 诗句与译文对应: 1. 鄙夫开年便四十,白发垂颐眼眵涩。不甘老态日见侵,自计多忧诸病集。 - 注释:“鄙夫”指的是贾谊,字子长;“开年”即新年伊始;“白发垂颐”形容贾谊年纪已大;“不甘老态”意指不愿衰老;“目眵涩”指眼睛有毛病。 - 译文:新年伊始我便四十余岁
【注释】 君不见:你看不到。长风:强劲的秋风。翏翏(yín yǔ):形容风声强劲有力的样子。起山林,大木怒呹(zhōu)喧万窍:从山林中吹出的狂风呼啸,使树木的叶子纷纷摇落,发出阵阵声响。是:这;天籁:天然音响,指风声。来无方:来去无常。中有知音,全众妙:其中有懂得欣赏的人。知音,比喻能赏识和理解自己才能的人。全,尽。众妙,尽善尽美。洛阳琴工,夸死桐:洛阳有名的琴师称赞桐木制成的古琴。死桐
注释 1. 蔡河:指的是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一条河流,名为“蔡河”。 2. 渔叟:这里指一个在河边钓鱼的老人。 3. 河冰始消春沮洳:春天时,河上的冰开始融化,使得河水变得泥泞。 4. 老翁求鱼日来去:这里的“老翁”指的是那位在河边钓鱼的老人,他每天都到河边寻找捕鱼,而“日来去”表示他的活动是持续不断的。 5. 川流容船网罟繁:河流中的水流足够大,以至于可以容纳小船和设置网罟(一种捕鱼工具)
始凉夜坐 八月秋风高,凉风动天地。渐疑昼短少闲暇,况复宵长减眠睡。 空林露下物色清,闲堂明灯门不扃。四隅寂寞群动息,我与蟋蟀皆宵征。 注释: - 始凉夜坐:开始感到凉爽的时候坐下来。 - 八月秋风高:八月的秋天,秋风已经吹得很高了。 - 凉风动天地:凉爽的风带动了天地万物。 - 渐疑昼短少闲暇:渐渐觉得白天变短,空闲的时间少了。 - 况复宵长减眠睡:更何况夜晚更长,减少了睡眠时间。 -
【译文】 西濠本来连着金水河,天潢之下分出馀波。波深水静生物秀,十步百步皆圆荷。 五月浮舟人不见,瑞荷亭亭尤可羡。连二雕成白玉盘,合欢裁作青油扇。 浣纱女子红莲房,背面照镜匀鲜妆。斜阳弄影并高盖,下有戢翼双鸳鸯。 人情贵少瑞云美,亦自天和独钟此。周王嘉禾献同颖,汉皇奇木夸连理。 君不见今年大田所收十万仓,上客为子歌吉祥。 【赏析】 这首《瑞荷》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
【注释】 城南行:诗人于元和五年(810)秋自江陵赴长安途中所作。城南,指汉阳。江湖,指长江。大堤,指汉阳长堤。夜坼声嘈嘈:夜深时,堤岸裂开发出嘈杂之声。前村,指南岸的村庄。几户,很少的人家。近郭,指北岸靠近城的地方。扁舟,小船。屯百艘,停泊着百艘小船。蛟龙蜿蜒,水禽在水中游泳的样子。水禽,指游动的水族,即鱼。渡头老翁,指摆渡的老翁。须雇直,必须给钱雇用船只过河。 【译文】
【注释】 ①风林:指山林。②耳疾行当耳顺年:指因耳聋才得耳顺之年,也说“老而能听”。③耳顺,指七十岁,古人认为到了这个年龄,才能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而不觉得讨厌。④烹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礼记·内则》:“鼎有声而食。” 【赏析】 《病耳》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自伤耳聋,借以表达对世事的厌倦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情感表现得十分细腻。 首联写山林中的风林几处飕飕作响
保州乱 缘边戍兵精绝伦,腹饱官粟思食人。 健儿睚眦杀刺史,可怜百口同埃尘。 燕云苍苍日色紫,帐前血流守尉死。 乱兵相欢肯畏天,保州去边无百里。 注释: 1. 缘边:边境之地。 2. 精绝伦:技艺精湛,无与伦比。 3. 腹饱官粟:吃着朝廷的粮食。 4. 健儿:健壮的士兵。 5. 睚眦(yá zì):瞪眼怒目,发怒的样子。 6. 杀刺史:杀死了地方长官。 7. 可怜:可惜。 8. 燕云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桃源行》。诗题“桃源”取自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但此诗却不是写“世外桃源”,而是借桃源之景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境地,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武陵溪深山合沓,岩谷掩映秦人家。 - "武陵溪深山合沓":描述了武陵溪水深处,群山重重叠叠的景象。这里的“合沓”形容山势高耸,连绵不绝。 - "岩谷掩映秦人家":岩谷之间,隐约可见秦家的房屋
送杨康功知安丰县 杨郎作文殊勇为,辩如涛波捷刺蜚。相逢喜吾故人子,门风宛存令我悲。 艾兰驱车最先入,百箭穿杨谁可及。擢第胜人十改官,作官不辞万家邑。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后生才资动出众,何至苦心城旦书。 清泉百里环芍陂,楚人千年长不饥。叔敖子孙负薪苦,念为廉吏何可为。 忽忆云台故侯司空公,五郡士马河西东。功名亦有际会数,退让自是雄隽风。 谁谓鄙夫老昏忘,屈指古事犹初终。作诗写此岂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