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诗句 江汉繄常武,苗民傒舞阶。 百蛮时暴桀,终古事威怀。 壤穴深潜蚁,山林盛斗豺。 堕鸢愁瘴雾,吹蛊厌昏霾。 淫毒皆沙蜮,跳梁自井蛙。 几成分服岭,垂欲罢朱崖。 元帅全军出,天王太室斋。 凿门资感奋,负羽必谁差。 壮气随霆击,先声甚雨偕。 游魂蚩尔辈,贾勇洎吾侪。 略野穷飞鸟,围城尽析骸。 饥啼儿宛转,怨哭鬼欧哇。 破竹馀铦刃,焚原只乱秸。 鲸掀才足脍,狸搰可须埋。 王略过铜柱,天威畅稿街。
致斋中太一宫见屏风有唐贤和常舍人诗因次韵寄子瞻内翰子由侍郎子开舍人穆父待制数公皆尝祠太一也 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 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 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 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 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 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 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 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 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 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 君王问无择
注释 鸟鼠流清渭,岍岐导众山。 渭水清澈流淌,鸟鼠山和岐山引导群山环绕。 悬车循暗谷,断栈出重关。 驾车沿着幽暗的山谷前行,穿过重重关卡。 长路去未已,连峰深更艰。 长路上还未结束,连绵的山峰更加艰难。 秋高木落外,天夐鸟飞间。 秋天高远,树木落叶之外,鸟儿飞翔之间。 日出看群动,烟收认百蛮。 太阳升起观看群动,烟雾消散时辨认各种民族。 别肠逾九绝,愁泪独长潸。 离别之情超过九重愁绪
【注解】 1. 柘湖:在江西上饶,又名柘林湖。 2. 南海浮柘山:指在南岸的柘山,因为水浮而名之。 3. 试问水滨:试探一下水边的人。 4. 桑海变未久:桑田变成沧海,时间不长。 5. 婉娈兹为神:温柔美丽的地方成为神灵。 6. 仇池穴:《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时作上雍祠,祠南山大泽于雍,故曰仇池。”《汉书·郊祀志》载“武帝时,祭后土于汾阴,还至甘泉宫……自雍门以西至雍州,过郡县,往往祠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所涉及的词义和诗句进行比对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东关山水”,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首先,考生需要理解诗歌内容,包括诗人的情感、思想、艺术手法等;然后,再逐句解释,注意关键字词的含义及作用;最后,考生要对这首诗作整体赏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赏析型题目,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远的夏日风景图。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 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 - “长啸”是一种深沉而有力的呼出声音,这里用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激动或情感的宣泄。“振林木”意味着这种声音能够震动树木,显示出其力量之大。 - “半空鸾鹤声”则描绘出天空中鸾鸟和白鹤的叫声,这些鸟类通常与高洁、优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高尚境界。 - 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
【注释】: 1. 束刍:捆扎好的草。 2. 食:喂养,喂食。 3. 骐骥(jī):千里马。 4. 斗水:少量水。 5. 泥蟠:困顿,陷入困境。 6. 解骥就衢路:解开缰绳让千里马回到宽阔的大道上。 7. 借龙:借助天时。 8. 雷风:雷霆和狂风。 9. 去矣君安从:你离开后我去哪里呢? 【译文】: 捆绑草料喂养千里马,用少量水救活蛟龙。 即使是辕下的马也可怜,陷入困境未必没有出路。
我们来逐句解读《次韵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这首诗: 1. 骏命膺长发,鸿图本慎徽。 - “骏命”意味着崇高的使命;“膺长发”可能指代着长寿和繁荣。 - “鸿图”指的是宏伟的蓝图或大的计划;“本慎徽”意指始终谨慎行事,确保其完美无瑕。 2. 八方星拱极,四海日升晖。 - “八方星拱极”描述的是八方的星星汇聚于极点,象征着四面八方的支持和聚焦。 -
【注释】 篮舆:即“篮车”。出乘兴: 乘兴而去。佳客:美客,指有才德之人。不相遗:不遗弃,不舍弃。鸣驺外:车声喧嚷在门外。倚盖时:倚靠树荫休息。寒馀草初变:寒气过后,草木开始变绿。风煦柳先知:春风和煦,柳叶先发芽。复阁披襟久:又到佛寺重游。披襟:敞开衣服,表示轻松自在。回廊步屧迟:沿着曲折的回廊缓步行走。招提应不厌:佛寺应该很值得游览。幽熟重前期:再来这里游玩,是预先约定好的事(这里指重来)
卜居书怀 漆雕未能信,阳甫免归居。 理以逍遥得,材由濩落疏。 狭才轻势利,小隐幸林庐。 藿食由来事,茅茨不愿馀。 南檐容曝日,侧径喜携锄。 筋力吾如此,功名世有诸。 忆初干万乘,徒步谒公车。 投射东堂策,归来北阙书。 先鸣烦指日,弱羽愧吹嘘。 云雨非人力,泥涂亦诏除。 江湖轻乘雁,钟鼓陋鶢鶋。 有道翻羞卷,迷津幸遂初。 幽栖谢车马,至乐狎樵渔。 述作称狂简,谁能问起予。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