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时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全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美丽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青衫湿申江感旧”:这句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因怀旧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2. “申江水涨胭脂腻,春在个侬家”: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江水上涨,水面如涂抹了胭脂般鲜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注释】 婷婷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遮遮掩掩:指说话时故意吞吞吐吐。 云翘、云英:都是古代美女名,这里代指美女。 心有灵犀: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嗔(chēn)小婢:埋怨小婢子。嗔是生气的意思。 倚妆楼:靠在妆楼上。 自拢雏发:自己梳理着长发。 学钞吟稿:指学习诗文和抄写诗稿,泛指文学修养。 翻院本:指演出杂剧。院本,宋代戏剧的一种。 箜篌(kōng hóu):一种弹拨乐器。 斗丰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整体把握全诗的意思,然后分析每句诗句的大意,最后分析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以及该表达技巧在内容和结构上作用,并分析其效果。此题要求考生赏析“望海潮·舟泊黄浦”,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作,从内容上看,是作者对当时战乱局面的一种不满;从结构上看,是第一、二两句写景,第三、四、五句抒情,第六、七句议论。 【答案】 云浮海气,奔流直下吴淞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流莺百啭留春住:春天的莺鸟在枝头婉转歌唱,好像有意留住春天不让它离去。 忍目送、东君去:不忍眼看春光消逝而去。东君:指春风,这里泛指春天。 心字香烧须记取:用“心字香”来焚烧,以纪念春天的到来。 织成罗帕(pá):将丝线编织成罗帕。 绣成金缕:将丝线绣成金色花纹。 缄情处:有情感的地方。 桃粗李俗羞为伍:桃花粗俗,李花庸俗,不愿与它们为伍(同列)。 傲骨真堪冠侪侣
诗句解释 1 西子妆忆西湖:这句诗通过提及“西子”即美人,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怀念。这里的“妆忆”意味着在回忆中回忆起西湖的美好。 2. 罗绮成尘,莺花过眼:这两句描述了美丽的景色迅速消逝,就像华丽的罗纱和绸缎一样被时间磨灭。"莺歌燕舞"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而"过眼"意味着这些景象转瞬即逝。 3. 西子可怜憔悴:这里的“西子”是指著名的美女西施,而“可怜”表达了对她美丽却遭受命运打击后的悲哀
诗句释义: 1. 春痕:指春天留下的痕迹,象征春天的美好。 2. 纷纷都似天花坠:形容杨花纷飞的样子如同天上的花瓣一样落下。 3. 飘茵堕溷:飘落在地上的杨花,像茵(地毯)一样铺满地面,也落在厕所里。 4. 自家不管:自己不关心这些飘落的事物,只顾自己的事。 5. 管人离思:担心人们因为离别而伤心。 6. 倦眼愁看:眼睛疲惫,心情忧郁地观看。 7. 枇杷门闭:用枇杷树比喻门,门紧闭表示不愿见人。
【诗句】 扫花游送春和梦窗韵,者番话别,便拂袖尘寰,独归烟岛。夙因未了。剩青袍色黯,误寻芳草。万绿如云,可惜花魂瘦小。径幽窈。只流莺惜春,长祝春好。 愁绪借酒扫。又酒病惺忪,泥人昏晓。烟波泛棹。问留春可比,探春人少。阅尽繁华,落得蹇驴破帽。夕阳照。掩重门、故人不到。 【译文】 这番离别的话让我拂袖离去尘世,独自返回那烟雾弥漫的小岛。我因为过去的事情没有完成,穿着青袍显得黯然失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减字木兰花·重泊瓜步”,然后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最后分析诗句中的关键意象,并加以赏析。 “江光山色,望里遥天青一抹”意思是:江光山色在望里显得遥远天空的青色一抹,这一句写景,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和空间距离的扩大。“终古寒潮,流到扬州廿四桥”意思是:终古寒潮,从远方流来,流经扬州二十四桥
台城路张芝浦太史端卿招集妙相庵赏芍药,兼为马雨农学使同年恩溥饯别 钟山树秃台城圯,南朝更无遗寺。渺矣吴宫,岿然鲁殿,一角楼台孤峙。阇黎旧址。看古佛低眉,似含铅泪。漫感兴亡,放怀且作习池醉。 龙华几逢胜会。眼前冠盖集,佳兴何似。易老莺花,难联香火,薄暖轻寒天气。繁华逝水。喜梵宇春长,尚留婪尾。只恐将离,促人愁绪起。 赏析: 此词是一首送别词,通过描写景和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南歌子·舟泊昆山访玉山草堂遗址 系缆招清籁,披襟坐夕阳。菱歜袅袅出渔庄。犹认西园明月夜飞觞。 烟冷蓝田寂,云阴草阁凉。豪华如梦水茫茫。无复芙蓉杨柳满秋江。 注释: 系缆:拴好船锚。 招清籁:招来清凉的声音,即指吹箫、弹琴之类的声音。 披襟:展开衣襟。这里指解下衣带,放松身体。 菱歜(chú):一种水生植物,也称为菱叶菜。 西园:指作者曾经游赏的地方。 月夜飞觞(sh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