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通过赏析,可以得出李梦阳的《渡汉五首·其三》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诗中表达了对家乡、故人和历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世事无常、人事易变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词及其赏析: 1. 诗人小传: - 李梦阳(1470年—1529年),明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著称。 2. 诗句原文: 渡汉五首 其三 于心怀佳山,背之每自顾。 相逢鲜久要,那得不念故。
注释: 1. 万事虽贵豫:万事都值得提前做好准备。豫,同“预”,提前。 2. 数极谁竟猷(yóu):事情的终局由谁来决定。数,指命运或天意。 3. 朅来弹我剑:忽然间挥舞起我的剑。朅(qiè),通“慨”,突然。 4. 且复三河游:暂且回到黄河以东去游玩一番。 5. 迤东望濠梁:向东望去,遥望濠州城上的高台楼阁。 6. 嘅言怀庄周:感慨地说着庄周的话。嘅,感叹词。 7. 黄鸟孰兴篇
翻译: 穷困的人因为贫困而感到痛苦,常常自己感叹;有才能的人争相向前迈进,但他们痛苦的是名望和地位都较低。早上荣耀晚上就衰落,这两种境遇,谁又能了解?两者都无法理解,烦恼又将如何呢?看不到超脱世俗的子,埋没在蒿草和藜叶中。 注释: 1. 窭人:穷困的人 2. 贫贱:贫穷和低贱 3. 忉切:忧愁、悲痛的意思 4. 达者:有才德的人 5. 竞先步:争相向前进步 6. 所苦:所承受的痛苦 7.
这首诗是诗人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游览时的即景抒情之作。首句“闲登古樊城”,点明游踪,次句“回望岘首山”,则又把目光引向汉水之滨,即襄阳城北的岘山。 注释: - 闲登古樊城:闲暇地登上古樊城。闲:闲暇;古樊城:指襄阳城,位于今湖北省襄樊市。 - 回望岘首山:回头望着岘山。岘首山:在襄阳城西,又名朝山。 - 鴳雀跃寒蓬:鴳雀跳跃在寒风中的飞蓬之上。鴳雀:一种小鸟。寒蓬:飞蓬,即蒲公英,生长在野外
注释: 1. 霖雨濡(rú)我轨,寒潦河滔滔:连日的雨水使轨道变得湿滑,河水泛滥。 2. 坟(fén)亩畯(jùn)徒悲:农田里的农民因为洪水而感到悲伤。 3. 汉流怒洪涛:黄河的水势猛烈,仿佛是愤怒的洪涛。 4. 思美叹晨夕,欲济难容舠(yú):想要渡过黄河去,却难以容纳船只。 5. 限隔岂固逖(tì),踟蹰为谁忉(dié):困境难道只存在于偏远的地方吗?我徘徊不前,究竟为了谁? 赏析:
端氏城 《端氏城》,是一首描写古代城池和人民生活状况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端氏城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艰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系马荒城下,空翠围峰峦。 注释:诗人来到一座荒废的城池,周围是茂密的绿色山峦。 赏析:诗人以“系马”开头,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紧接着,他用“空翠”来形容周围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描述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荒凉
注释: 李广(公元前169-前124),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善骑射,勇敢善战,曾随汉武帝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但后被朝廷排挤,抑郁不得志而终。 译文: 李广曾经没有遇到机会,谁又能看到他的英姿? 君王还没有了解他,其他人怎么能不轻易轻视他呢! 每天在田间饮酒,夜晚停在灞上亭中。 喝醉了的尉官在前边吆喝呵斥,小官吏们也受到他的侮辱。 突然有一天他被授予郡守之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时注意从用字用语的角度分析。 “宛宛春田鸠”句:形容春天里鸣叫的野鸠(布谷鸟)声音婉转悦耳。 “一朝化为鹰”句:比喻人突然发迹或地位一下子提高,像猛禽变成老鹰一样。 “众禽不敢并”句:比喻人一旦飞黄腾达,其他人便自惭形秽,不再和他竞争。 “鸟既不自知”句:指人们不能理解那些飞黄腾达的人的真意。 【答案】 ①“宛宛”、“柔且闲”,写春天田鸠鸣叫的婉转和悠然
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马当》一诗。诗中通过对马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1. 诗句及译文 - "马邑城": 马当,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 - "白起小竖子,谋猷惮诸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军事家,小竖子是他的谦称。他曾经在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成就,但后来因为过于强硬而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忌惮。 - "驻军太行西,裂地大河北":
注释: 士有气相感,杀身酬所知。——士人之间因志向、理想而相互感化,以牺牲生命来报答所敬爱的人。 伯氏既谢世,族姓无孑遗。——伯氏去世后,整个家族都失去了唯一的后人。 噬炭甘若饴,漆身亮何为。——吃下炭火就像吃糖一样甜美,涂上黑漆的身体又有何用? 生既荷君遇,没敢求君知。——活着的时候受到了你(仇)的赏识和厚待,死后也不敢要求你知道我。 仇闻再三叹,揽泪惠新衣。——仇人听到了这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