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翟生苦节尚志人也迩从余河之上余嘉敬焉作诗以赠 注释:翟生:指翟昙护,字子玉,北魏时人。苦节:坚持操守。尚志:崇尚志向。人也:即人杰,才能出众的人。迩(yǐ):近、接近。从:跟随。余:我。河上:河桥。余嘉敬焉:我敬重他。嘉:赞赏。焉:语气词。作诗:写诗。以赠:用这首诗来赠送。 译文:翟昙护(翟生)有高尚的操守和远大的志向,是才情出众的人,我非常敬佩他,便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 原子悬鹑衣,仲蔚蓬蒿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诗句的意思即可。“去年燕山南、易水北,中宵待月不可得。”“燕山”即今北京昌平县一带,“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境内,这里泛指北方。“中宵待月”是说诗人在夜深人静时还盼望月亮出现,不能得到。“阴云峥嵘蔽瑶阙,顿箸停杯三太息。”“阴云”就是乌云,“瑶阙”指皇帝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月亮。“顿箸停杯三太息”
【注释】: 中州:指中原地区。 翛然台:高耸入云的台阁,即今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的大观堂,又名中岳庙。 何恍忽:多么恍惚迷离。 地无云:中秋时节没有云遮月。 溟蒙:水波浩渺的样子。 贝宫:传说中的海龙宫,即海神所居之处。贝,贝壳,这里用作代称海神。 蛟龙:水中龙,古人认为龙为鳞虫之长,能乘风云雨雷电。这里泛指南方水域的鱼龙。 灭殁:消失,灭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岳嵩山顶上望见月出而作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酬水部锡山招饮席上见赠》的序。 下面是诗句的详细翻译: 1. 无锡钱少阳,招我栖锡山。江上千万峰,袅袅凌江关。 注释:无锡的钱少阳邀请我到锡山居住。在无锡,有长江穿过万山之巅。 赏析:这是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江南风光。 2. 下有震泽湖,旁有太伯湾。昔时苏公慕阳羡,阳山锡山对相见。 注释:下面有一个震泽湖,旁边有太伯湾。从前苏东坡仰慕阳羡(今江苏宜兴)
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一 蓬池有啸台,夷门有吹台。二台突兀眼前一抔土,英雄落莫成今古。 我今有台不啸复不歌,月高霜白如夜何。临洪河,望四海,山川悲,月不改。 注释:蓬池有啸台,夷门有吹台。二台突兀眼前一抔土,英雄落莫成今古。 我今有台不啸复不歌,月高霜白如夜何。临洪河,望四海,山川悲,月不改。 释义:蓬池有啸台,夷门有吹台。两个台在面前就像一堆土一样,英雄已落寞成为过去和现在。我现在有台,不再啸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注意不要遗漏诗歌中的任何细节。此诗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于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在东鲁与友人钱冠石相别时所作。诗人夜梦游天姥山,所见之奇伟瑰丽令人叹为观止。“问:此何方?曰:是涌金门。”涌金门,在今浙江杭州市江干区,是杭州城北的城门。
这首诗是殷进土特使自寿张来兼致怀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山峰和仙人,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巉岩丈人峰,仿佛几前落。”这里,“巉岩”描述了山峰的险峻与奇特,而“丈人峰”则是指著名的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眉县东南。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峭拔险峻、如鬼斧神工般的太白山峰,让人想起几日前看到的那幅画卷中的山峰。这里的“几前落”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看到太白山时的心情,仿佛置身于画中
【注释】: 川原望不极,愁思满归襟。 川原:原野;原,一作“陇”。望不极:望不到尽头。归襟:回家的衣襟。 云蔽长安日,水流湘浦心。 云蔽:云遮住,使长安天色昏暗。湘浦心:指湘江边的心绪。 颓阳灭远树,积雪明寒岑。 颓阳:落日。岑:山。 醉起海月照,行歌入雾林。 醉起:酒后起身。海月照:月光如水。行歌入雾林:行走于树林间。 【赏析】: 这首诗以“行歌古泽中”为题,诗人在茫茫古泽中漫游
诗句释义与赏析 送友人之京三首 田方澹荡人,侯嬴亦监门。老马尚悲辛,肯负信陵君。宝剑赠烈士,明珠报王孙。纵令沧洲去,终恋紫宫恩。 - 田方澹荡人,侯嬴亦监门。 - 注释: “澹荡”在这里形容心境的宁静淡泊,不随波逐流;“侯嬴”是指战国时期著名的策士侯嬴,曾做过赵国的都尉,因贫困而为人看守城门。 - 赏析: 孟浩然在诗中以“田方澹荡人”和“侯嬴亦监门”来比喻自己的处世态度,既不追求名利
故人殷进士特使自寿张来兼致怀作 我生寡谐俗,志与山林期。谬拟渭川载,岂羡荆山悲。弱龄不解事,走马长安郊。紫绶虽挂身,丹丘阻逍遥。心随万里云,舒卷何萧萧。翩翩朱凤凰,飞集梧桐树。冠盖交路衢,青云有捷步。弹冠无钝硎,结交尽雄才。殷君起东鲁,我使关西来。揖鞭尘埃中,朗如玉山开。时从二三友,览古黄金台。四序更代易,人生岂常遇。相如归蜀都,贾谊长沙去。去去游梁园,耕钓孟诸薮。日月东西没,黄河落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