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注释】: 风光绝胜说江城,树里湖容一片明。拟刺朱家船子去,万荷花里读书声。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福州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时写的一首竹枝词。 诗的前两句“风光绝胜说江城,树里湖容一片明”,意思是“风景优美得胜过说不尽的江城,树荫掩映着一湖碧水清辉”。 后两句“拟刺朱家船子去,万荷花里读书声”,意思是“我准备乘坐朱家船只离去,在万荷池边读书听书音”。
注释: 竹边竹接屋边屋,花外花连楼外楼。客燕不来泥滑滑,满城风雨正骑秋。 译文: 竹子旁边是竹林,竹子连接着房屋。花丛外面是花,楼阁外面也是楼阁。燕子不到这里来,是因为泥太滑了。整个城市都在下雨,就像骑着秋天的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竹、花、屋、楼等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竹边竹接屋边屋
【注释】 按:弹奏。茉莉花:指茉莉花茶,亦称香花茶、窨花茶。 一担:一筐。 【赏析】 晚凉新曲按琵琶,茉莉花开日已西。 一担香风满城送,深宵散作助情迷。 译文: 傍晚时分弹奏着新曲子琵琶,茉莉花已经开放了,太阳已经开始下山。 一篮子清香的风吹遍整个城市,深夜时分飘散出去,增添了许多浪漫情调
【解析】 “黑海”句:指黑海。黑海,位于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草鸡”句:草鸡,即雉鸡。辟洪荒,辟除洪水。 【答案】 译文:黑海汹涌澎湃的大波涛,草鸡亲手去辟除洪水的灾害。一重苦雾一重瘴气,人在腥风蜑雨的异乡。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黑海惊涛骇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台湾竹枝词原文如下: 印收监国剧堪嗟,泪洒孤坟日已斜。 城北城西千万树,哀魂应化杜鹃花。 译文: 监国剧已经结束,令人唏嘘不已。我独自一人在坟前哭泣,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城北和城西的千万棵树,都像是在向我表达哀悼之情,我的哀魂应该会变成杜鹃花吧。 赏析: 这首竹枝词是清代诗人李振唐的作品,以女性的口吻,表达了深沉而细腻的相思之情。诗中的“印收监国剧”指的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剧
【注释】 ①牛车:一种用牛拉的车。 ②辘辘:车轮转动的声音。 ③城东:指福州城内的乌石山,相传为晋王敦起兵时所筑。 ④红豆:即相思豆。 ⑤载过:装载着。 ⑥相思载出:无法从城里运出。 【赏析】 《台湾竹枝词》是一首写情的小诗。诗人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巧妙地融入在描写牛车载货的情景中,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爱意。 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很富于音乐美
鲲鯓香雨竹溪孤,海气笼沙罨画图。 衬出觉王金偈地,斑支花蕊绿珊瑚。 注释:在鲲鯓这个地方,香雨纷飞,竹溪显得格外孤单,海的气息弥漫整个沙滩,如同一幅被笼罩的画卷。这里的土地仿佛是觉王的金偈之地,斑支花蕊和绿珊瑚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台湾鲲鯓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香雨、竹溪和海气的描绘,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觉王金偈之地的赞美之情
【注释】 明朝:明天。进香:指拜佛。翻新:即更新。花样:这里指服饰的样式和颜色。衣裳:衣服。低梳:把头发梳得低低的,表示谦虚谨慎的样子。双插:用簪子把花插在鬓角。时新:即新颖。上海妆:一种流行于上海一带的新式妆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台湾妇女打扮的诗。诗人描绘了一位妇女在明天要进寺庙烧香拜佛的情景。这位妇女穿着一身新装,脸上涂着粉脂,头戴花饰,显得格外美丽。她要把头发梳得很低
注释:唱完迎神的曲子,又送神回家。港南和港北的草地上都是茂盛的草丛。谁家的公子骑着马儿,只看人不看神仙。 赏析:这首诗是描绘了一幅热闹的节日场景图。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世俗繁华的向往
注释:好吟,擅长吟咏。太痴生,过于执着于诗歌。笔墨因缘记不清,指诗中的内容难以全部记录下来。谁把四弦弹夜月,指是谁在弹奏着四弦的琴,在月光下唱歌。新词唱遍赤嵌城,指新的诗词被唱遍了整个赤嵌城。 赏析:这首诗以台湾竹枝词为题材,通过对诗人吟咏诗歌的场景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赞美之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