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赏析】 这首诗是游罗浮山时所作。罗浮山,在广东增城和博罗之间。据《太平寰宇记》载:“罗浮山高三百丈,周回百里,有峰八百。”山上多怪石,有“罗三面”之称。诗中以“拨云”、“天鸡”、“赤波”等词形容登山的景色,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首句写罗浮山的远望,用“五百里”概括了它的范围。“远视横成岭”,是说从远处看它,横亘如一堵大岭。这句不仅写出了山的宏伟,而且突出了它的气势。第二句写登临罗浮的所见
【解析】 此诗是李白在游罗浮山时所作。罗浮山,古称博罗山,位于广东境内。东南麻姑峰下有酒田,西北酥醪观上有关公泉;“乐哉”二句是诗人对罗浮山的赞美;后六句写自己游山的感受,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答案】 ①注释:麻姑,传说中人面蛇身的仙女(见《搜神记》)。②译文:东南面的麻姑峰下,有一片酿酒的田地。西北面的酥醪观之上,有一口酒泉。③赏析:“我自来山中,小饮常陶然。”诗人说
【注】 罗浮山: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五岭:指越王勾践时所筑的“五岭”。南岳:指中国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佐命:古代帝王辅佐帝位或称帝位。箕踞:像簸箕那样坐着。 【赏析】 《游罗浮》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罗浮山为题,描绘了罗浮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罗浮山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游罗浮 西风震庭树,明月将中秋。 侧身城市间,惘惘怀百忧。 眷言命俦侣,明发游罗浮。 步出城东门,双轮带扁舟。 扁舟下西江,夹岸多田畴。 晚稻已青青,桔槔犹未休。 东江自东来,西合西江流。 我舟溯东江,白云何油油! 远见云中山,轩然豁双眸。 舍舟易以舆,将入云中游。 译文 秋风扫落叶,月光洒满中秋夜。 我在城市中徘徊,心中充满种种忧愁。 想念着朋友和同伴,第二天一早便去游罗浮。 走出东城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注释: 1. 游罗浮:游览罗浮山。 2. 我作罗浮游:我在这里游览,如同观赏一幅名画。 3. 如得名画读:好像得到了一幅珍贵的名画去阅读一样。 4. 初为水墨山:最初看到的是用水墨勾勒出的山。 5. 浑浑元气足:这里的“浑浑元气”指的是自然的山水之气,充满了生命力。 6. 纯作披麻皴
【游罗浮】 天下十洞天,朱明次居七。 福地七十二,泉源亦其一。 洞天福地间,云古神仙室。 如何古仙人,一去不复出。 古来神仙传,传者疑非实。 我不求飞升,但愿充隐逸。 吐吞云与霞,沐浴月与日。 四百卅二峰,峰峰有屐迹。 一峰住十年,一笑吾事毕。 注释: 1. 天下十洞天:指的是中国道教中的十大洞天福地。其中,朱明列在第三位。 2. 朱明次居七:朱明排在第三位,所以次之即为第七。 3.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罗浮山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这座名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 1. 游罗浮 - 游览罗浮山 2. 罗浮名天下,始自秦汉间 - 罗浮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3. 相传治此山,其人皆神仙 - 相传这里曾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4. 自从两晋还,有客来谈禅 - 自从两晋时代以来,有客人来此谈论佛教禅宗。
这首诗是明朝的学者盛讲学,他在天下各地讲学。他让名山间有儒者没有道释者。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四百卅二峰,一囊不为窄。天鸡破梦,瞬息时代易。篝火狐鸣徒,山中岸赤帻。洞天与福地,污蔑殊可惜。何时此名山,复奠缁黄宅。无复儒者宫,来游但诗客。何来碧眼胡?亦蜡游山屐。尔徒惯豪偷,勿此为山贼。 逐句释义:明儒盛讲学,天下皆讲席。几令名山间,有儒无道释。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四百卅二峰,一囊不为窄
实父寄赠木棉双鹤歌,其意深远而又含蓄。首句“牂牁一水走南海,势如扬子江黄河”描绘了壮阔的地理景象,牂牁江的水势如同扬子江和黄河一般磅礴,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广阔与志向的远大。而“人生万事聊以自娱耳,黄屋左纛将如何?”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看淡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权力地位的淡然处之。 接下来的句子“百年行乐弹指顷,若为楚舞吾楚歌
游罗浮 太行与王屋,离之自夸娥。 浮山海上来,谁为合之罗? 想见初来时,驱海生洪波。 连巢移凤鸾,闭穴潜蛟鼍。 仙山落人间,一失成蹉跎。 我亦海上来,今日相经过。 登高极远望,去日常苦多。 转眼沧与桑,麻姑鬓应皤。 蓬莱渺何许!奈此仙山何? 注释:太行山与王屋山,从它们分开的地方开始夸耀自己的神奇。从海上飘来的山峦,是谁把它们聚合在一起的呢?想象一下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它驱使海水掀起了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