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装裱宜兰山人狮子图已成,题其端 注释:将宜兰山人的狮子画作进行了装裱,并在旁边题写了诗句。 2. 宜兰山人昔访我,为我画此狮子图 注释:宜兰山人以前曾经拜访过作者,并为其创作了这幅狮子图。 3. 沧桑转眼万事变,世间何物为公孤 注释:世事沧桑变化迅速,世间万物都在变迁之中,而作者却感到孤独无助。 4. 十年弃置不复道,敝箧沉沉任狮卧 注释
这首诗是关于古兵器的赞美诗,通过描绘古铜斧、古剑等武器,表达了对古代英勇战士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感慨。 诗句解析: 1. 朱黛斑斓古铜斧 - "朱黛"可能指的是古铜斧上的锈迹或装饰图案,"斑斓"形容其色彩斑斓。 2. 挥日断戈同出土 - 暗示着这些武器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挥舞日头般的武器与断矛一起出土,意味着它们曾参与激烈的战斗。 3. 就中古剑尤陆离 - "陆离"在这里形容剑的光芒四溢
【注释】 东坡:苏轼的号。玉乳岩:地名。三洲:地名。镌镵(juān):刻。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石刻的诗。诗人以石刻为载体,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此诗前两句写东坡渡海归来,游于玉乳岩,曾在此留下几行字迹。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 首句“东坡渡海归”,点明诗人游览的地方是三洲岩,而这个岩洞又是因苏东坡而得名的。“玉乳”二字形容岩洞中水色晶莹,如同美玉一般
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 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 注释:榴花村的人高举义旗起义,梅蔚山的行朝屹立着。威武庄严地执掌军权如熊一般的将领,夕阳西下时,海天相接的地方云彩呈现出紫色。 时先从祖判韶石,心共将军表忠赤。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 注释:那时我的祖先曾经判决过韶州的石头,我的心与将军一样忠诚赤诚。可惜天水不再清澈碧绿
【解析】 本首诗题下注“戏赠蒋亦璞试院”说明这是一首诗,而题目又表明是赠友人蒋亦璞的诗。既然是赠诗,那么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应是在这首诗里交代出来。从诗中可以看出此诗是一首写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了槐花盛开时节,举子们忙着赶考,而使君却忙过槐花黄的时候,后两句则是说这位使君曾坐乌台,他的“铁面”比包拯还严厉,现在他打门有客来送诗,可见这位使君是严而有情的。 【答案】 译文: 槐花盛开时
【注释】 二高:指高季迪、高季凤兄弟,二人都擅长绘画。剑父,指画家吴道子。 奇峰之峰剑父剑,乞为我写携剑昆仑看瀑图。 【译文】 高季迪的峰,高季凤的峰,请吴道子为我把携剑昆仑看瀑的图画画下来。 【赏析】 这是两首送别诗,是李白对友人高季迪、高季凤兄弟的赠别之作。 “奇峰之峰剑父剑”,是说奇峰之高的山峰上有高季凤,剑父有吴道子的画作。“乞为我写携剑昆仑看瀑图”,是说请你为我画一幅携剑昆仑看瀑布图
宝汉茶寮歌 青山不幸近城郭,万坟鳞葬成痏疮。安知近郭无完坟,前者已掘后者藏。每遭兵燹尤不幸,攻城筑垒多夷伤。抛残万骨没秋草,圹砖墓石墙营房。君不见五羊城外山上坟,明碑已少况宋唐! 千年忽出买地碣,玉骨久化黄尘扬。土花洗出南汉字,传之好事珍琳琅。当时邑里藉考证,其奈书劣文侜张!清明风吹花草香,出门拜山车马忙。茶寮杂坐半伧父,谁吊扶风廿四娘? 注释: 1. “青山不幸近城郭,万坟鳞葬成痏疮。”
【译文】 山中生长着一株老桂树,已经过了五百年。 不知在这众木之中,这棵桂树是凭什么保持其自然天性。 难道不是月宫中的桂树,落子生在人间吗? 它高高地矗立着,有十丈高,翠绿色的枝叶盖过秋天的烟雾。 开花时十里飘香,黄白相间的花如霏霏细雪。 这种桂花天下无双,应该另作一幅画来赞美它。 上面的图上画着翠凤,下面的图上画着玉蜍。 又过了五千年,见到这棵桂树才知道我的居所。 【注释】 以:介词,用。
【注释】 1. 陆放翁:指南宋诗人陆游。 2. 庵额(nàng é)心太平:意指陆游的名号“陆放翁”中包含了“心太平”。 3. 黄庭经:道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静的教义。 4. 放翁:陆游的字。 5. 奇人:指有特殊才能的人。 6. 小朝廷:指宋朝末年,由于内忧外患,朝政腐败,皇帝被宦官控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7. 至老志不衰:意指即使到了晚年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 吾生寡嗜好,独嗜佳山水。 吾庐深山中,颇具丘壑美。 每咏紫芝歌,老亲色然喜。 山中白云词,时取教诸子。 虽不求神仙,亦究黄庭旨。 谁谓神仙言,治道不在此。 一心先自平,万事罔不理? 天下不太平,必自人心始。 仙者特山人,其人常葆真。 吾亦葆吾真,一室天下春。 注释: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摄影) 吾生寡嗜好,独嗜佳山水。 吾庐深山中,颇具丘壑美。 每咏紫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