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衣龙钟,鬓飘萧,穹庐停烛坐寒宵。 注释:我身着龙钟般沉重的衣裳,鬓发飘散如秋叶般萧瑟,在寒冷的夜晚里,帐篷里的灯光也显得格外昏暗。 翰院遣介赠佳句,虿芒鸟迹书生绡。 注释:翰林院派人送来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充满了虿芒鸟迹般的意境,如同精美的丝绢一般。 既倒狂澜再扶起,昔有谪仙原姓李。 注释:既然能够推翻那些狂澜,再次扶起那些倒下的人,那么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被贬谪的仙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西征图,展现了唐军出征前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句“河源之边鸟鼠西”,描绘了西征的起点,河水源头的西边,鸟鼠山(今甘肃武威一带)是起点,也是西征军的出发点。这里的“西”字,既指地理上的西方,也暗含着历史、文化上的意义,表达了对西方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阴山千里号千溪”,描述了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绵延千里
这首诗是和南质张学士敏之的《见赠七首》中的第七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雨萧萧,风萧萧,对床谈道彻清宵。 译文:雨淅淅沥沥,风轻轻吹拂,我们在床上讨论道理直到深夜。 注释:萧萧 - 风吹的声音,形容风雨之声。 欲画太虚无面目,慎无落笔污冰绡。 译文:我想画出太虚的真面目,但千万不要把墨迹落在洁白的丝绢上。 注释:太虚 - 佛教术语,指真空。 人间平地风波起,反笑於陵啖螬李。 译文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细腻地描绘历史场景、抒发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历史观。以下是具体解析: 1. 诗歌原文: 悬知丧唇齿,何事撤籓篱。 失地人皆怨,蒙尘悔可追。 阿房修象魏,徐福觅灵芝。 偶语真虚禁,长城信谩为。 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汉兴学校启,文作典章施。 黩武疲中夏,穷兵攘四夷。 嗣君恩稍失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 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 译文:达摩的禅宗一派还没有传入西方,我们这些生活在世上的人,总是被名利所困扰,没有时间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自笑中书老仆射,事佛窃仿王安石。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 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 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 苏、黄冠世能文词,裴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张彦升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真人休运应千载,生知神武威中邦。 - “真人休运”:指张彦升(字景玄),被时人称为真人。 - “生知神武威中邦”:意为他天生拥有神武般的威名,使得国家威震四方。 2. 杜绝奇技贱异物,连城玉斗曾亲撞。 - “杜绝奇技贱异物”:意指摒弃那些奇技淫巧,珍视真材实料。 - “连城玉斗”:形容珍贵的物品或宝物
【注释】 1.南质张学士:即张籍。 2.见赠七首:指《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3.漏沈沈:漏壶中的水已滴尽,天色渐晚。 4.竹萧萧:竹林中风吹竹叶飒飒作响,声音凄凉。 5.禅定坐终宵:在禅房中静坐,整夜不眠。 6.古庙香炉:寺庙里烧香的香炉。 7.白练:白色的绸缎。 8.冰壶:盛酒的玉器。李:李白,唐代大诗人。 9.庸人:平庸的人。泥教:泥塑佛像。 10.昆仑: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1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桃源刘,凤楼萧,镌冰斫玉哦通宵。 珠玑错落照兰室,龙蛇偃蹇蟠霜绡。 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边城十载绝知音,琴断七弦鹤亦死。 而今得识君恣容,胸中郁结涣然空。 诗坛君可据上位,笔力我甘居下风。 笔阵文场宽且绰,驰骋看君能矍铄。 学海波澜千顷陂,厌饫经书烂该博。 几时把手潇湘边,生涯自有壶中天。 鸣榔一笑舟浮莲,沧波万里凝苍烟。 注释: - 桃源刘
我爱仲文公,敦纯有古风。 科名擢乙选,制策肯宸衷。 作事能谋始,为人克有终。 养如邹轲气,成自仲尼融。 致主忠诚恳,容人便腹空。 一朝淹骥足,百里试鸠功。 牛刃聊施割,囊锥已脱锋。 屯方雷雨动,泰末地天通。 聚散悲欢里,兴亡梦寐中。 势倾秦失鹿,奸殒鲧为熊。 不学东方朔,谁徵皇甫嵩。 洛阳传白傅,江夏誉黄童。 上国平诸域,舆情达四聪。 百司将布置,多士想登庸。 未识荆州面,徒思卫玠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其内容和韵律都体现了一种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和孟驾之韵: 这里提到了"孟驾之韵",可能是与某人或某事有关的特殊韵音,需要特别注明。 - 注释:这是一首诗歌,可能与特定的诗人或事件有关,需要进一步了解背景。 2. 利颖神锋人未知,宝匣空闲三尺雪: 描述了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尚未被世人所知。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