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沈沈,竹萧萧,蒲团禅定坐终宵。
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
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
庸人泥教不知归,七窍凿开混沌死。
虽云至道绝音容,不离幻有成真空。
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大用全提自宽绰,禅将交锋何矍铄。
醒时呼起梦中人,遍济含生其利博。
本无内外与中边,踏破威音劫外天。
污泥深处种青莲,升平世界沈烽烟。
【注释】
1.南质张学士:即张籍。
2.见赠七首:指《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3.漏沈沈:漏壶中的水已滴尽,天色渐晚。
4.竹萧萧:竹林中风吹竹叶飒飒作响,声音凄凉。
5.禅定坐终宵:在禅房中静坐,整夜不眠。
6.古庙香炉:寺庙里烧香的香炉。
7.白练:白色的绸缎。
8.冰壶:盛酒的玉器。李:李白,唐代大诗人。
9.庸人:平庸的人。泥教:泥塑佛像。
10.昆仑: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1.七窍凿开混沌死:七窍指的是人的双眼、两耳、口、鼻,凿开七窍后,就像混沌初开时一样,一切都不存在了。
12.至道绝音容:至高无上的大道,听不到声音,也看不见形貌。
13.幻有成真空:虚幻的东西成为真空。
14.百尺竿头更移步:百尺高的杆子上再往上移动一步。比喻学问或修行不断进步。
15.普天匝地生清风:天地间充满了清凉之风。
16.禅将交锋何矍铄:禅宗大师与世俗之人较量,谁更厉害。
17.污泥深处种青莲:在污泥中种植出像莲花一样的纯洁之物。
18.升平世界沈烽烟:国家太平盛世,不再有战争的硝烟。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对好友张学士敏之(南质)的赠别之作。全诗以清幽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漏沈沈,竹萧萧”,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景象,暗示着夜晚的到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接着,“蒲团禅定坐终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禅修中的专注与执着,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颔联“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通过对比古代寺庙中香烟缭绕的场景与眼前清澈透明的空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颈联“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他如同冰壶中的玉李,清澈透明,不受外界干扰。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尾联“庸人泥教不知归,七窍凿开混沌死”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认为那些平庸之人被世俗观念所束缚,无法领悟人生的真谛。而他自己则如同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张籍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审视现实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