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
神清半夜不成梦,书帷风细扬微绡。
运应昌期王者起,自愧文章输杜李。
窃同居易了无生,谁羡葛洪学不死。
一榻蒲团膝足容,翛然丈室塞虚空。
翻腾密藏明佛日,淘汰机缘振祖风。
丹凤冲霄何绰绰,失晓呆郎徒矍铄。
人间取舍本千差,世路穷通如六博。
幽人啸咏水云边,劫外光风自一天。
闲来石上栽红莲,水无波浪火无烟。
【注】
- 和:应和,对韵。
- 南质张学士敏之:指唐朝的张九龄。
- 见赠七首:即《酬张侍御见招观道者入山》一诗的前七句,共七首。
- 云飘飘,水萧萧:形容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景象。
- 香火:指佛家烧的香和灯烛。
- 神清半夜不成梦:指在半夜时分,精神清爽得连做梦都做不出来。
- 书帷:指书桌。
- 风细扬微绡:指风轻轻吹动,使薄纱飘荡。
- 运应昌期王者起:指命运应该兴旺发达,成为一位君王。
- 自愧文章输杜李:指自己惭愧地承认自己不如杜甫、李白那样有才华。
- 窃同居易了无生:指隐居生活,容易度过,没有烦恼。
- 谁羡葛洪学不死:指没有人羡慕葛洪(葛洪是东汉时期的道士,传说他能长生不老)能学习到长生不老的秘诀。
- 一榻蒲团膝足容:指一张小桌子和一把蒲团,足够一个人坐着打坐。
- 翛然丈室塞虚空:指一个人独自居住,周围空旷得仿佛没有什么东西。
- 翻腾密藏明佛日:指通过修行,可以显现出佛陀的光明和智慧。
- 淘汰机缘振祖风:指通过修行,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
- 丹凤冲霄何绰绰:指凤凰飞向天空,其气势宏伟壮丽。
- 失晓呆郎徒矍铄:指早晨起床后,仍然感到精神焕发。
- 人间取舍本千差:指人们对待生活中的得失、荣辱的态度各不相同。
- 世路穷通如六博:指人们在世间的遭遇和成功与否,就像下棋一样难以预料。
- 幽人啸咏水云边:指隐士在山水之间吟诵歌唱,悠然自得。
- 劫外光风自一天:指超越世俗的境界,像自然界中的阳光一样普照众生。
- 闲来石上栽红莲:指闲暇时,在石头上种上红色的莲花。
- 水无波浪火无烟:形容莲花生长在水中,没有波涛,也没有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对唐代诗人张九龄《酬张侍御见招观道者入山》一诗前七句的赞美。全诗采用对仗的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第一句“云飘飘”,描绘了夜晚天空中云彩飘忽不定的景象;第二句“水萧萧”,则描绘了江水流动的声音。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环境的静寂,又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他看到月光下的影子摇曳不定,听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这种景象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陶醉其中,而是继续向前行。
接下来的五句,诗人开始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如同一场大梦,只有在梦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决心要追求一种更加纯粹的境界,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这种追求让他深感遗憾,因为他觉得自己与杜甫、李白等伟大的诗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六句“窃同居易了无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活。第七句“谁羡葛洪学不死”,则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最后四句,诗人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认为这些美景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同时,他也关注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不要过度开发和破坏它。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一个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世界。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自然关系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