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萧萧,风萧萧,对床谈道彻清宵。
欲画太虚无面目,慎无落笔污冰绡。
人间平地风波起,反笑於陵啖螬李。
富贵荣华都几时,迷者孰能死前死。
须弥芥子云相容,神通妙用不空空。
劫火洞然渠不坏,纸鸢能御毗蓝风。
龙象腾骧何绰绰,回视驽骀空矍铄。
悟时一语透尘沙,安用才学恃宏博。
维摩方丈傍无边,个中无碍散花天。
回途稳稳步双莲,得玄鸟道横晴烟。
这首诗是和南质张学士敏之的《见赠七首》中的第七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雨萧萧,风萧萧,对床谈道彻清宵。
译文:雨淅淅沥沥,风轻轻吹拂,我们在床上讨论道理直到深夜。
注释:萧萧 - 风吹的声音,形容风雨之声。
欲画太虚无面目,慎无落笔污冰绡。
译文:我想画出太虚的真面目,但千万不要把墨迹落在洁白的丝绢上。
注释:太虚 - 佛教术语,指真空。
人间平地风波起,反笑於陵啖螬李。
译文:在人间大地,风暴已经掀起,反而嘲笑那些像于陵王那样吃蛆虫的人。
注释:於陵 - 古地名,这里借指那些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只图眼前享乐的人。
富贵荣华都几时,迷者孰能死前死。
译文:富贵荣华又能持续多久呢?迷惑者谁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醒悟呢?
注释:迷者 - 指那些被物质欲望所困扰的人。
须弥芥子云相容,神通妙用不空空。
译文:须弥山与芥子一样小,但云也能容纳它们,神通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无边无际。
注释:须弥山 - 印度神话中的最高山峰,象征着宇宙之大。
劫火洞然渠不坏,纸鸢能御毗蓝风。
译文:劫难来临时,它(指纸鸢)依然坚固如初,连毗蓝摩天的恶风也能驾驭。
注释:劫火 - 佛教术语,指世界毁灭时的灾难。
龙象腾骧何绰绰,回视驽骀空矍铄。
译文:神龙和大象奔腾跳跃,回望那些笨拙的驽马和瘦弱的车夫,他们只能徒增自己的骄傲。
注释:龙象 - 指尊贵的官员们,喻指权势显赫的人物。
悟时一语透尘沙,安用才学恃宏博。
译文:领悟到真理的那一刻,就能看穿世间的一切纷扰,何必依靠满腹经纶去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
注释:悟时 - 指理解真理的时刻。
维摩方丈傍无边,个中无碍散花天。
译文:维摩诘的方丈周围没有界限,那里没有障碍物,就像是散花天空一般。
注释:维摩诘 - 佛教传说中的菩萨名,此处比喻超脱世外的修行者。
回途稳稳步双莲,得玄鸟道横晴烟。
译文:返回的路平稳地走着两行莲叶,就像得到玄鸟类的神鸟在晴朗的天空划过。
注释:回途 - 回家的路或返回的道路。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