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仲文公,敦纯有古风。
科名擢乙选,制策肯宸衷。
作事能谋始,为人克有终。
养如邹轲气,成自仲尼镕。
致主忠诚恳,容人便腹空。
一朝淹骥足,百里试鸠功。
牛刃聊施割,囊锥已脱锋。
屯方雷雨动,泰末地天通。
聚散悲欢里,兴亡梦寐中。
势倾秦失鹿,奸殒鲧为熊。
不学东方朔,谁徵皇甫嵩。
洛阳传白傅,江夏誉黄童。
上国平诸域,舆情达四聪。
百司将布置,多士想登庸。
未识荆州面,徒思卫玠容。
中原期混一,天子访英雄。
嘉运人皆幸,亨时君又逢。
污俗风已变,明主德方隆。
施雨皇恩布,如流直谏从。
凯元咸戮力,稷契各言忠。
我愧凡庸士,恩沾造化工。
兵氛箕尾没,剑气斗牛冲。
西华将归马,南阳莫卧龙。
孝廉为选举,仁义作帡幪。
历运千年合,衣冠万国同。
草仪独有子,行待泰山封。
我爱仲文公,敦纯有古风。
科名擢乙选,制策肯宸衷。
作事能谋始,为人克有终。
养如邹轲气,成自仲尼融。
致主忠诚恳,容人便腹空。
一朝淹骥足,百里试鸠功。
牛刃聊施割,囊锥已脱锋。
屯方雷雨动,泰末地天通。
聚散悲欢里,兴亡梦寐中。
势倾秦失鹿,奸殒鲧为熊。
不学东方朔,谁徵皇甫嵩。
洛阳传白傅,江夏誉黄童。
上国平诸域,舆情达四聪。
百司将布置,多士想登庸。
未识荆州面,徒思卫玠容。
中原期混一,天子访英雄。
嘉运人皆幸,亨时君又逢。
污俗风已变,明主德方隆。
施雨皇恩布,如流直谏从。
凯元咸戮力,稷契各言忠。
我愧凡庸士,恩沾造化工。
兵氛箕尾没,剑气斗牛冲。
西华将归马,南阳莫卧龙。
孝廉为选举,仁义作帡幪。
历运千年合,衣冠万国同。
草仪独有子,行待泰山封。
诗句翻译
- “我爱仲文公”:表达了诗人对仲文公的深厚情感和敬仰之情。
- “敦纯有古风”:形容仲文公具有淳朴、质朴的古代风范。
- “科名擢乙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乙级选拔资格。
- “制策肯宸衷”:在制策考试中,能够深刻理解和回应皇帝的意图。
- “作事能谋始”:做事能够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 “养如邹轲气”:修养如邹忌般的坚毅之气。
- “成自仲尼融”:成就来源于孔子的教化和启发。
- “致主忠诚恳”:对皇帝忠诚诚实。
- “容人便腹空”:宽容大度,胸怀宽广。
- “一朝淹骥足”:比喻一旦有机会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 “百里试鸠功”:即使是微小的努力也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 “牛刃聊施割”:用刀切割牛皮,比喻小事的处理或应用。
- “囊锥已脱锋”:比喻已经没有锐气或锐气已被磨灭。
- “屯方雷雨动”:比喻局势或情况突然变化。
- “泰末地天通”:指天地间的气氛变得混沌不明。
- “聚散悲欢里”:聚散离合之中蕴含着悲哀或欢乐。
- “兴亡梦寐中”:国家的兴亡就像梦境一样,不可捉摸。
- “势倾秦失鹿”:比喻势力之大足以改变历史进程。
- “奸殒鲧为熊”:鲧死后被当作了水神。
- “不学东方朔”:不效仿东方朔那样滑稽幽默,而是以严肃的态度学习。
- “谁徵皇甫嵩”:询问谁能征召出像皇甫嵩那样的贤才。
- “洛阳传白傅”:指洛阳人传唱白居易的诗篇。
- “江夏誉黄童”:在江夏赞誉黄童的文学成就。
- “上国平诸域”:国家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 “舆情达四聪”:舆论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 “百司将布置”:各种部门即将开始新的部署工作。
- “多士想登庸”:众多士人期待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
- “未识荆州面”:没有亲自到过荆州,只是听说那里的美景。
- “徒思卫玠容”:只能想象卫玠那样的美男子的风采。
- “中原期混一”:期盼中原地区的统一。
- “天子访英雄”:皇帝寻求有能力的人才。
- “嘉运人皆幸”:幸运的人都是因缘际会。
- “亨时君又逢”:在吉祥的时刻遇到君主。
- “污俗风已变”:社会风气已经发生变化。
- “明主德方隆”:明智的君主的道德和声望正在上升。
- “施雨皇恩布”:皇帝的恩泽如同雨露般遍布。
- “如流直谏从”:正直的谏言像流水一样自然顺畅。
- “凯元咸戮力”: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向好的方向发展。
- “稷契各言忠”:稷和契各自表达自己的忠诚。
- “我愧凡庸士”:我惭愧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之人。
- “恩沾造化工”:受到皇恩润泽,仿佛受到了上天的恩惠。
- “兵氛箕尾没”:战争的烽烟已经消散。
- “剑气斗牛冲”:剑气直冲斗牛星。
- “西华将归马”:西边的战马即将归来。
- “南阳莫卧龙”:南阳卧龙诸葛亮,此处用以象征贤能之人。
- “孝廉为选举”:孝顺廉洁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
- “仁义作帡幪”:仁义成为保护伞。
- “历运千年合”:历经千年的历史周期终于结束。
- “衣冠万国同”:各国的文化和服饰风格趋于一致。
- “草仪独有子”:只有他的儿子与众不同。
- “行待泰山封”:等待被封为泰山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