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答黄寺丞濠梁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酬答好友黄子陵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首联“闭门委馀事,久矣卧幽寂。”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闭门谢客,远离红尘喧嚣,过着宁静的生活。 颔联“忽枉临濠篇,如逮问鱼客。”描述了诗人意外得到友人的来信,仿佛遇到了一位捕鱼的人。这体现了诗人在寂寞中的期待,也反映了他与友人深厚的友谊。 颈联“山川尽写仿,人物多在昔
【注释】 召公:即周武王的弟弟姬奭。小棠:小棠树,这里比喻贤能的臣子。俾勿拔:不要砍伐。 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憩大树:孔子在树下休息。一说孔子曾到大树下歇脚。一宿:一夜。辄已:立即,马上。 圣贤:指孔子和周公旦。殊途: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目的。穷达:指穷困与显达。 出处:进退。常:常规。我身:我自己的处境。固微末:本来很渺小、卑微。无燕伯遇:没有燕伯(春秋时宋国国君)的礼遇
【注释】 客游已昨日:客游,指在外作客。已,止。昨日,昨天。 已复岁月改:已经过了多少年月。 流光一如此:《文选·左思<蜀都赋>》“若乃流览亡既”李善注引《尚书》:“日月光于汝身。”刘良注:“言日月往来照汝身体。” 故物纷晦在:故物,过去的东西;晦,昏暗不明;在,存在。 忽使中心悲:忽然使我内心感到悲伤。 悠悠:远的样子,这里比喻遥远。 间何阔:中间相隔多远。 此意君当解:这番心意你应当理解。
解析 1. 出门逢一士,抱书向南山。 - 注释:出门时遇到了一位读书人,手里抱着一本书走向南山。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遇到这位读书人时的情景。"抱书向南山"可能暗示着这位读书人正在追求学问或者隐居山林。 2. 问其何为尔,欲语辄复叹。 - 注释: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欲言又止,最后叹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读书人之间的交流。读书人在想要解释自己的行为时
和永叔夜坐鼓琴二首 众人于五音,丑正不丑随。 所以匣中琴,寂寂少人知。 淳和太平风,简淡邃古时。 得意亦忘言,居然见无为。 非公蕴真乐,此道谁复期。 【注释】: 1、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2、丑正:指十二律中黄钟的正声。 3、匣中琴:指琴藏在匣子里。 4、淳和太平风:指平和恬淡的风气。 5、简淡邃古时:简朴而古朴。 6、得意亦忘言:得意的时候忘记了言语。 7、居然:竟然,出乎意料的意思。 8
【注释】荐福寺,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山亭,在寺院的高处。烦襟:心烦意乱。郁怫(fú):烦闷。俾:使。遗外物:超脱世俗。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这时正是初夏时节。高亭:指高耸入云的山亭。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争相鸣叫,争夺栖息的地方。小大:大小。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世间纷扰纷争像这山亭一样,大与小有什么分别?方外:佛教语,指佛门之外的修行人。真有佛:真是佛。逍遥鞭其后
同梅圣俞送尹郎中监舒川灵仙观 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 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 【注释】 1.真人:道士之称。关:指函谷关。乃祖:指老子
注释: 卜隐谢林薮:选择隐居山林。 考槃寄闾里:在邻里中过着隐居生活。 嘉树为我徒:好的树木是我的老师。 清风濯尘耳:清风吹拂我的耳朵,洗净了世俗的尘埃。 手披漆园书:手里拿着《庄子》等道家经典书籍。 身拟长梧子:以长梧子为榜样,追求高远的理想。 穷秋忽感悲:深秋季节忽然感到悲伤。 扫榻且欢喜:打扫床铺准备迎接客人,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弟弟一起隐居山林的生活写照
九曲池 广陵春欲归,九曲池先暖。 积雪未全消,流波已全满。 宫城落乔木,岸竹排纤竿。 古事无足悲,登临苦日短。 译文: 春天就要离去了,广陵的九曲池却已经温暖如初。 积雪尚未完全融化,但池中的水流已经满满的。 宫城的树木已经落下,岸边的竹子排列整齐如纤细的竹竿。 古老的往事不值得悲伤,但登临高处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陵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广陵春欲归
注释: 1.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其香气清雅,质地肥厚,被人们所喜爱。 2. 香清自足爱,味厚非所伦:意思是说,尽管菖蒲的香气清香,质地肥厚,但它并不因此而受到世人的赞美和追捧,反而被认为不如其他花类珍贵。 3. 如何缺缺徒,反以花为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何人们只看到了菖蒲的不足之处,却忽略了它的优点?反而把它当作了真正的花朵。 4. 花奇不可见,举世皆忌辛:意思是说,虽然菖蒲的花并不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