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懒诗 分表难强营,俗中弥不堪。 始觉懒亦真,功名焉可贪。 婆婆玩流光,幽寂信所谙。 束带愁逢迎,燕处倦交谈。 将为兹世惭
幽兰晚已秀,新竹直且疏。 幽兰:一种香草名,即蕙。 晚:指秋天。 秀:繁盛。 疏:稀疏。 朴樕:粗大而圆的树木。 巢禽:鸟巢中的鸟类,此处借指人。 坳堂:山中小洼地。 自容鱼:可以容纳鱼的地方。 肆:放肆。 炎赫:炎热。 周轩:四周有栏杆的车房,这里借指书房、书斋。 适心不贵多,一亩觉有馀。 适心:符合心意。 有馀:充足。 长日:漫长的白天。 肆炎赫:放肆骄奢。 周轩:四周的房屋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理解诗意,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即可。 “树下二首”是诗题,表明这是组诗的第一首。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树,后两句写自己。诗人在庭院中看到两棵树,其茂盛的枝叶如绿色的帷幔一样,十分茂盛。树高耸入云,阳光普照着它们,树荫洒满了院落。第三联写诗人对这两棵树的喜爱之情。树的茂盛给庭院带来阴凉,使炎热的夏日也变得凉爽宜人;树的高耸,使阳光普照
《庭树》 注释: 中庭无多树,花尽自成阴。——庭中有树木,但数量不多,花朵凋零后,树荫就形成了。 熏风吹清和,午影还萧森。——熏风吹过,带来清新与和谐;中午时分,树影显得幽暗而凄凉。 上有出谷鸟,间关鸣好音。——树上有鸟儿飞出山谷,它们鸣叫的声音美妙动听。 下有放言人,寂寞卧机心。——树下有人静坐沉思,他们的心情似乎被孤独所占据。 人鸟各相忘,语默不见侵。——人们与鸟儿互不干扰
复雪二首 前夕盛雷电,谓言春和发。典衣买春酒,岁事亦可悦。不知天难谌,信宿更凝冽。朝来雪盈尺,初计顿乖越。吾庐甘重塞,敝褐忍百结。岂敢咨祁寒,又非慕炎热。阴阳相交错,万一成灾孽。忆昔鲁隐公,九年春三月。癸酉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书为法,其事何照晰。曾经圣人笔,下学而上达。况此四月间,又当季春末。愿排阊阖戟,一献春秋说。路远泥阻深,愁哉卧岩穴。 【注释】 1. 前夕:前一天。 2. 谓言春和发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 - 注释: 山野之人(指自己)不参与世事,未曾遵循规章制度。 - 译文: 在山林之中,我没有参与过任何世俗之事,也没有按照规矩行事。 2. 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 注释: 得到官职后,我在书桌前消磨时光(指的是闲暇时),变得懒惰且做事缓慢。 - 译文: 我得到官职之后,就在书房里消磨时间,变得慵懒且拖延,养成了坏习惯。 3.
【注释】 铜雀台:三国时魏武帝曹操所建,在河南临漳西。 鸳鸯梦:指曹丕、甄宓的夫妇故事。 飞入魏宫来:曹植《铜雀台赋》中有“二龙乘云,玄鹤浮海”之句,此处借以比喻甄氏之死。 崇构:高耸的结构。 灭馀香:即“消馀香”。 圭角全:磨砻后的新砚。 琼与瑰:指美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故国故人的追忆。首联回忆甄氏被害前,夫妻情深,如鸳鸯一般,飞入魏宫,最后双双被杀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浮光山人 先生方独往,逝与一世辞。 虽未超云霞,岂尝顾喧卑。 事亲止于适,接物能不为。 谷中虎豹多,往往行自随。 此是真人风,何必太古时。 吾欲从之游,自嫌迹尚非。 寄心逍遥间,聊可以相期。 注释: 1. 浮光山人:指诗人自己,以浮光山人自称,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2. 先生方独往:先生正独自前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 逝与一世辞:与这个世界告别,不再与之纠缠不清。 4.
【注释】 繁阴:浓密的树荫。 乘炎夏:趁着炎热的夏天。 晦色:昏暗的颜色。 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比喻自己处境艰难,如同被困住的蛟龙和被云雾缠绕的虎豹一样。 过时:错过时机。 推分:推究原因。 闭阁:关闭门廊。 眇无素:没有粮食。 闾里:里巷、乡间。 造物:指自然造化,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 方与:正与,正在与……交往。 斯人虑:此人的忧虑。斯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虚词“此”
诗句 1. 初到东平得雨:诗人刚到达东平(位于山东),便迎来了一场及时的雨水。 2. 少服逢掖衣,又为梁甫吟:穿着官服来到东平,又吟诵着《梁甫吟》。 3. 谬膺东藩守,似慰畸人心:被错误地任命为东平的太守,这似乎能宽慰那些不幸的人的心。 4. 宣布祗上恩,浚明肃官箴:宣布朝廷的恩惠,整治自己的行为,以正官风。 5. 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治理淳朴的风俗很容易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