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用精炼的文字进行概括,注意要抓住关键词句,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达师”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可分为四段:首段写老师虽身体残疾,但精神健旺,能通达事理;二段写老师教学生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三段写老师教导学生正确对待是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凉榭许道宁画山 许生擅丘壑,融结随毫端。 醉扫堂上壁,参差皆可观。 飞雪暗连峰,对之中夏寒。 吾能捐万事,于此聊盘桓。 译文: 在清凉的庭院中,有许道宁绘制的山水画,画面生动逼真,仿佛让人置身于其中。我醉酒后,挥笔扫去厅堂上的画作,发现它们各有各的美,让人赞叹不已。雪花飘落,与远处山峰相连,给人一种清冷之感。我能够抛开一切烦忧,在这里尽情地欣赏美景。 赏析:
注释: 寄张宜:写给张宜。 张君于福乐,先进野人也:你居住在福乐这个地方,是个隐居的高人。 曩者吾见之,大惊彼何者:以前我见到过你,非常惊讶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须眉交苍白,被服必儒雅:你的须发白了,穿着必定是儒士的衣服。 故善殷周间,不居王郑下:所以你擅长殷、周之间的学问,并不居于王、郑之下。 诸士多及门,之子独在野:许多士人都会来拜你为师,而你却独自隐居。 食有脱粟饭,出无款段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时要结合诗句中重要字词、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内涵。例如,“宥坐”“强醉”这两个词语在诗中运用得非常巧妙,前者写出了主人待客之宽厚,后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另外注意对仗的准确,如“笔砚居我前,史籍在我后”。 【答案】 ①寄杨阮:即《寄杨补阙》,是李白写给友人杨敬之(时为中书舍人)的作品。②中堂明华灯:指杨敬之家。③宥坐
诗解 1. 诗句:贫别书信阔,接壤如天涯。 - 注释:形容与朋友的书信距离遥远,就像天地之间的距离一样远。 2. 诗句:沉忧心肠窄,少日如岁时。 - 注释:内心忧愁压抑,时间过得非常快。 3. 诗句:食茶苦在味,集蓼辛在外。 - 注释:食物的味道苦涩,但这种苦味是外在的。 4. 诗句:百感从中生,通夕不遑寐。 - 注释:心中充满了各种情感,以至于夜不能寐。 5. 诗句:世路岂飘风,游子常转蓬。
诗句与译文对照 1.前日君远游,相怜每独悲。 “前日君远游”指的是王深甫之前已经远离家乡远行,"相怜每独悲"则是诗人因为王深甫的离开而感到孤独和悲伤。 2.宁知君未返,自笑还若兹。 诗人在想象王深甫没有回来时,自己却依然如故地嘲笑自己的无聊和空虚。 3.贤者易姓逃,圣者微服驰。 这里提到“贤者易姓逃”暗示那些贤明的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更换姓氏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叛军的警惕。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长安风尘地,见子若旧交: - 长安风尘地:指的是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当时被战火笼罩的景象。 - 见子若旧交:表示与诗人相见如同老友重逢一般,感情深厚。 2. 意气何激昂,骨干真蒲梢: - 意气何激昂:形容诗人心情激动,情绪高昂。 - 骨干真蒲梢:比喻诗人的志向坚定,像蒲团一样坚固。
【注释】 城东:即东城。城西:即西城。 相去咫(zhǐ)尺:指距离很近,只隔几步路。 不得同朝夕:不能日夜相见。朝夕:早晚。 譬如隔山水:好比隔着山和水。 历三秋:过了三个秋天。 正复累百里:也不过一百多里。 念我谁与游:想念着我还有谁能与我一起游玩。谁与游:还有谁和我一起游玩。 怅然岂能已:惆怅不已,怎能自慰呢? 莫逆:指关系最亲密的朋友。 未必居密迩:不一定住得很近。密迩:亲近、密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把握诗歌内容。然后抓住关键句进行赏析。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1) “寄论翊”中的“翊”,是“翼”的借代。 (2) “走马平舒道,初日明三峰。”这句诗中,诗人以“走马平缓道”,“初日照三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画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3) “岚光共淡荡,千丈青芙蓉。”这里诗人用“淡荡”来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积雨不自已,季秋闻惊雷。 行子方远道,憔悴感我怀。 流潦纷纵横,高冈蔚崔嵬。 左右无所睹,出入蒿与莱。 百步一踯躅,十步一徘徊。 村墟断人烟,沈灶或产蛙。 日月悬一隅,云雾安得开。 天远人事迩,劳生使心哀。 独不如凫鹄,奋翼超高飞。 相望空长叹,抚襟泣如颓。 注释: 风雨寄贡甫:寄给贡甫(作者的朋友)的诗。 积雨不自已:连绵不断的降雨不停歇。 季秋:秋季的末尾,也泛指秋日。 惊雷:雷声巨大而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