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注释】: 1. 修府学后同官僚见诸生(在修建府学后,和各级官员一起接见学生):府学是古代地方最高学府。官僚,指地方长官及僚属。 2. 用儒沐休运(用儒学的教化来使百姓得到休息和安宁):儒,这里指儒学家;沐,洗头。运,安息、休息。 3. 抚俗奉明诏(安抚民俗,遵从皇帝圣旨):抚,安抚。俗,这里指民俗;诏,圣旨。 4. 虽愧文翁治(即使自己感到惭愧于像文翁那样治理国家):文翁,汉代蜀郡太守文叔
宿九里潭 潭树老垂叶,荫兹千百寻。 蛟潜伏遗剑,鱼跃应鸣琴。 远客何所羡,神渊涵净心。 译文: 在古老的九里潭边住宿,潭边的树木已经苍老,它们的枝叶垂挂着,遮蔽了整个潭面。这些潭边的树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见证了千百年来的风雨和岁月。 潭边的鱼儿潜藏着传说中的宝剑,每当它们跃出水面跳跃时,仿佛是在弹奏一曲优美的乐曲。这些鱼儿仿佛是在用它们的生命诠释着古人的智慧。 对于远方的客人来说
始闻雁 冬夜何漫漫,北风扇凄恻。 译文:冬天的夜晚多么漫长啊,北风带着凄凉的感觉吹拂着大地。 注释:始,发端,开始;何,疑问代词;漫漫,形容时间很长,漫长的样子;北风,指冬季的寒风;凄恻,悲伤、凄凉;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深秋初冬的图景:诗人在漫长的冬夜中听着北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感到凄凉而悲苦。 2. 始闻南飞羽 译文:我突然听到南方飞鸟的鸣声,它们渐渐飞过我的身旁。 注释:始闻,突然听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没蕃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没蕃士:没有回归家乡的唐朝士兵。 2. 丁年仕辕门:在二十岁时参军,即年轻时就加入了军队。 3. 欲食万里肉:士兵们渴望为朝廷征战,取得胜利后能享受到胜利的战利品。 4. 敌兵方强梁:敌人正强大,形势对唐朝不利。 5. 边境日局缩:边境逐渐缩小,可能是指战争导致的边界变化。 6. 是时十月交:那时正是十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大意,然后逐句进行赏析。 “雨晴率张生及诸弟到建福僧居”,沈阴天气昏,忽霁景物好。墙阴且残雪,池岸已芳草。愁怀无端涯,强出慰枯槁。白日当青天,所至豁如扫。山僧一饭毕,钟鼓不复考。庭宇若无人,窗轩照丹藻。徒行不知远,适兴惬所祷。如觉逍遥游,颇堪谢烦恼。诸子吾宗秀,张生一经老。相顾能不言,欢然屡绝倒。”这几句诗的意思是
【注释】长安:指唐都长安,今西安。穷巷:偏僻的小巷。黔突:铜炉。弹琴:弹奏琴曲。赋诗:作诗。逍遥:闲适自得的样子。无忤色:面无愠怒之色,形容态度从容安详。慷慨多逸辞:言辞豪放,富有文采。调高:指诗文音韵铿锵,节奏明快。和寡:指作品不通俗,不迎合大众的口味。答君知:回答你的意见、要求。 【译文】虽然长安城下大雪纷飞,车马往来不停歇,但是穷巷中却有高士独守空房,闭门不出,究竟在干什么呢?清晨
寄深甫兄弟时在颍 寄:写给某人的信;深甫:李深甫的字。 深甫兄弟:指李深甫及其兄弟。 时:此时,这时。 颍:地名,即今河南禹州市。 回面簿领役,终岁无一欣。 “回面”:回头面对。“簿(bó)领役”:官府文书工作。“欣”:高兴。 译文:我给深甫兄弟写信时,你们都在做官府文书工作,一年到头也没有一个令人高兴的时刻。 注释:回面:回头面对。簿领:官府文书工作。 赏析:诗人通过书信
寄子华内翰时亦宿斋是夕风雨 君子居住在白玉堂,我住在丹药署。 出处岂不同,咫尺限相遇。 风雨闻鸡鸣,节物惊岁暮。 思念君子正辗转反侧,梦中也知路。 注释: 1. 君居白玉堂,我在红药署:君子(指子华内翰)居住在白玉堂,我则住在红药署。白玉堂和红药署都是古代官署的代称,这里借指君子与作者的住所。 2. 出处岂不同,咫尺限相遇:出处不同,即出生、出仕的地方不同,但身处咫尺之内却能相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养鸡”是这首诗的标题,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1~8句),写养鸡的过程;第二层(9~17句),写鸡的饲养情况;第三层(18~24句),写鸡的行为特点;第四层(25~31句),借鸡喻人,抒发诗人的情感。“物理常有此,人情苦不足”为全诗的主旨句,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答案】
和江邻几雪轩与持国同赋二首 君居近城市,每独厌嚣烦。 积雪成高卧,故人来在门。 扫除更爽垲,谈笑寂无喧。 开窗延寒月,拂席置清樽。 真得酒中趣,安知狐白温。 注释: 1. 君居近城市,每独厌嚣烦。 注释:你住的地方靠近城市,因此常常独自感到厌烦喧嚣。 2. 积雪成高卧,故人来在门。 注释:积雪堆积如山,我选择了高处休息,朋友也来了门口。 3. 扫除更爽垲,谈笑寂无喧。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