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注释】 1. 过澶州阳桥有感:在澶州(今河南汤阴县)的阳桥上,我感慨地写下这首诗。 2. 河水东赴海:黄河之水向东奔流,流入大海。 3. 还从天上回:河水仍然从天空中流回。 4. 宁知今日波:怎能知道这波浪会是今天这样呢? 5. 前时来:指往日的江水。 6. 岸柳亦已荑:岸上的柳树已经抽芽,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7. 原田正莓莓:原野上新长出的麦子正郁郁青青。 8. 念我平生欢
诗句解读: 1. 雪销吐膏润,日出春意归: - 雪消:指积雪融化。 - 吐膏润:形容土地在冬季后重新焕发生机,如同吐露出滋润的精华。 - 春意归:春天的气息回归大地。 2. 蔼蔼多时趣,融融含夕晖: - 蔼蔼多时趣:形容大自然的景象充满了长久的趣味和活力。 - 融融含夕晖:夕阳的余晖温暖而柔和地洒在大地上。 3. 徘徊终林下,仿佛田野期: - 徘徊:漫步或徘徊。 - 终林下
停云诗 停停何山云,霭霭在我庐。 浓光贲草木,润气下琴书。 望望若可亲,久之翳寒虚。 坐恐猋风来,东西随所如。 我道与世异,里闾相见疏。 嗟云亦何事,低徊能慕予。 谅以无心故,形影暂相于。 注释: - 停停何山云:意思是说,那连绵的群山之上,云雾缭绕。 - 霭霭在我庐:意思是说我在简陋的居所,也能感受到云雾的笼罩。 - 浓光贲草木:意思是说,云雾的浓厚光芒照耀着草木,使它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注释】 莫扫林下花:不要扫去林中的花儿。 花存春尚在:花儿虽落,春天却依然存在。 一随南风散:随着南风吹去。 飘忽不可待:飘飘荡荡,无法等待。 四时相乘凌:四季交替,相互推移。 万物随变改:一切事物都跟着改变。 不如玩三秀,忘年蹈云海:不如赏玩这三种花,忘掉年龄跳入云海。 【赏析】 送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晚年隐居鹿门山时所写的一组诗作。这首诗以花喻人,写春去花谢,而人仍逍遥自在。诗人借景抒情
译文 一月三过你这里,这不是儿女间的私情。 诗人因砍伐树木感到忧伤,鸟儿鸣叫也仿佛在悲鸣。 与古人结为挚友,交友之情可与古代相媲美。 既然同生在同一时代,更应该相互交往不拘形式。 何况你我同时生于这个年代,更何况我们又住在同一座城市。 牵手交谈不要时间太多,兴之所至便与你一同前往。 敞开心扉表达你的心迹,脱去衣带顿失尘世的纷扰。 心灵相通自然情意自到,外界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幽人吉素履,佳瑞应精诚。 萧萧衡门下,珍木为之荣。 连理出高干,交阴庇前庭。 顾恐俗未知,天方表其闳。 太邱往千岁,慈孝复腾声。 谁言报施远,有若昼夜明。 世悲上留田,吾慕董生行。 作诗寄南州,且以慰父兄。 注释: - 幽人吉素履:指隐居的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吉素履,意为穿着朴素的鞋子。 - 佳瑞应精诚:好的征兆与人的诚心有关。 - 萧萧衡门下:衡门,简陋的门。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
【注释】 《答舅氏》: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作者在应召入京应试时写给舅舅的信。 ①“时诏”:指皇帝下韶书。 ②“郡勿举故见督赴期”:指郡守不要推选我而自己要督促我去。 ③“飞鸟知深林”:鸟儿知道树林深处的深奥。 ④“潜鱼乐渊浚”:鱼儿喜欢深水。 ⑤“升沉久相笑”:人或事物经过升降、沉浮后互相嘲笑。 ⑥“漆雕不愿仕”:用漆雕(一种鸟类)不愿做官为喻。 ⑦“孟子耻独进”:孟子因他主张不随大流
【诗句释义】 宛马来东道,燕鸿起南飞。 此时恰逢其时,必有所遇;远离家乡,也不至于迷路。 左揽繁弱弦,右拂青萍辉。 笑作千里别,出门亦依依。 人生何处新故,行道情有违。 努力高歌清风,以慰君永怀。 【译文】 宛马来自东方的道路,燕鸿开始向南飞翔。 适时必定会遇到机遇,离开远方也不会迷失方向。 左手挽着繁弱琴弦,右手拂过青色的宝剑光芒。 欢笑中作千里之别,出门也会依依不舍。 人生何需新故更替
怀归 往昔佩觿日,童蒙幸相求。 中间万里别,倏忽二十秋。 人事固契阔,岁华易如流。 闻君尚黄绶,失意成白头。 奄速不可期,升沉亦难谋。 宁知及门晚,忽辱从政优。 感旧劳心肠,相从恨淹留。 寄声不尽意,何以纾离忧。 注释: - 往昔佩觿日:指过去的童年时光,那时还在佩戴着儿童用的锥形饰物(觿)。 - 童蒙幸相求:表示在童年时期有幸得到他人的指点和帮助。 - 中间万里别
【译文】 陈元龙(字伯阳)是湖海士,天生就有湖海气。 他自卧于百尺楼,群儿仆诸地。 大贤资远到,高节迈一世。 四野为户庭,九河乃衣带。 灵机有时屈,英识岂独闭。 蛟龙随波游,耻与鱼鳖计。 击剑歌商声,捐书谢俗议。 功名留当年,异代见君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元龙(伯阳)的自序诗。诗人以“湖海士”自比,表达了自己志在江湖、傲视权贵的高洁情怀。诗中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以及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