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注释】西阁:指唐玄宗的西宫。六月二十六日:诗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至二十七年(741),在秘书省校书郎任上,因事谪官岭南时作此诗。驰骛(wù):奔走追求。圣:指唐玄宗。不足:不满足。治安:天下大治。愚:愚昧的人。物役:指世俗的名利。即:就是。事实:实际。燕居:闲居。掖垣:宫中之墙,指内廷。峻:高峻。云阁:指中书省,是唐玄宗所建。食万钱:指月俸六百余石。四部:指《易》、《书》、《诗》、《礼》
《久雨三首》 繁阴过五日,积雨迷九天。 衣冠亦泥涂,陵陆成深渊。 忘屦已乘橇,舍车始思船。 曰余蹈沧海,良知时适然。 注释: - 繁阴过五日,积雨迷九天:繁阴,浓密的云层;五日,表示时间之久;积雨,长时间的降雨;迷九天,形容雨水下得非常密集,以至于连天空都看不清了。 - 衣冠亦泥涂,陵陆成深渊:衣帽都被雨水淋湿了,变得像泥土一样;地面因为长时间的积水而变得泥泞不堪;陵陆,指陆地;成深渊
【译文】 现在正当隆冬,阳气尚少,何以忽然雷声早早传来,因此雷电争辉。 砰轰非常愤怒,电光通夜照耀。 号令难道有差错,灾祥难道由谁召? 我听说玉女戏弄,独自得到天公的笑。 这道理正该如此,你不必强加批评讥笑。 【注释】 1. 十二月十一日:农历十二月十日,即冬至。 2. 方:正在(指天气)。隆冬:严寒的冬天。 3. 阳春:春天。宜:应该。 4. 何忽:为何。 5. 雷早闻:雷声早早传来。闻:听见
昼寝上府公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 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 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赏析:诗人以“昼寝上府公”起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厌倦了尘世的纷扰,渴望远离喧嚣,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来休息身心。在长日无所为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高卧,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长风扫落叶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
久雨三首 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 白日蔽九霄,吾行幸当返。 注释: 1. 清渠彼涓流,通逵此夷坦:清渠是细小的水流,通逵是指宽阔的道路。这里比喻道路的宽广,与小溪的狭窄形成对比。 2. 风云瞬息间,江汉倏生眼:风云变幻,就像眼睛一样迅速变化。这里形容风雨来去的迅速,给人以突然之感。 3. 渊源讵能问,浩荡颇可惮:源头在哪里
【解析】 “岩岩蓬莱巅,赫赫昆仑墟”的意思是:高耸入云的蓬莱仙山,巍峨屹立的昆仑山脉。“上帝严紫垣,群仙亦深居”的意思是:天界神明把守着严密的紫微垣,群仙人也深居于其中。“高出云电外,俯视风雨除”的意思是:它高耸在云端之上,俯瞰着风云变幻,雷雨交加。“安知昏垫民,汨没才阖庐”的意思是:怎么知道那些被水淹没的百姓呢?难道是屈原沉江了吗? 【答案】 译文:高耸入云的蓬莱仙山,巍峨屹立的昆仑山脉
注释: 苦雨二首(其一): 1. 洪河滔冀州,大陆日夜摧。 注释:洪河泛滥淹没了冀州的大平原,大地被冲刷得面目全非,日夜都在遭受摧残。 2. 天时普阴沴,飞雨皆北来。 注释:天气总是阴沉多雨,雨水都从北方飘洒而来。 3. 崩腾乱云雾,顷刻不暂开。 注释:狂暴的暴雨搅动着翻滚的云雾,刹那间无法暂时消散。 4. 通衢为深渊,高堂生苍苔。 注释:宽广的道路上变成了深不见底的沟壑,高高的殿堂长满了青苔。
昼寝三首 日出百事集,人生亦多忧。 曲肱试少息,乃得逍遥游。 圉圉为潜鱼,因之乘波流。 翻翻为飞鸟,爰以凌空游。 在己孰是非,于物任沉浮。 观化悟独乐,真伪竟悠悠。 注释: 1. 日出百事集:太阳升起后,各种事务都会聚集起来。 2. 人生亦多忧:人生也充满了忧虑和烦恼。 3. 曲肱试少息:躺在弯曲的胳膊上休息一会儿。 4. 乃得逍遥游: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5. 圉圉为潜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这是要求我们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1. “昔游浔阳郭,怀古怆来暮。”意思是说:当年我也曾游览过浔阳郡城的城郭,怀古之情令人伤感惆怅而来到傍晚。这两句是诗人回忆过去在浔阳县城游览的情景,表达出作者怀念古人的情感。 2. “不意陈蔡间,起予欣有遇
昼寝三首 成败劳耳目,是非丧神虑。我生天地间,安得弃之去。始疑昏逾明,渐觉梦胜寤。但可寐无聪,安知岁云暮。神交既倜傥,魄定奚忧惧。此以遣朝昏,因之保吾素。 注释: 1. 成败劳耳目:指成功或失败都让人疲于奔命。 2. 是是非非:指人世间的是非恩怨。 3. 我生天地间:我活在这个世界上。 4. 安得弃之去:怎能抛弃它而去呢? 5. 始疑昏逾明:开始怀疑黑夜越来越明亮了。 6. 渐觉梦胜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