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注释】 十二时行孝文:古代以地支记时,子时为夜半,丑时为次晨,寅时为早晨,卯时为中午,辰时为下午初,巳时为下午中,午时为正午,未时为傍晚,申时为傍晚末,酉时为黄昏,戌时为黄昏后,亥时为夜晚。此诗当是作者自述于夜间服侍父母安寝的情景。 其九:指孝文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 昏(hūn)戎(qióng):黄昏时分,天将黑。 帘拂床(fú chéng zhāo):帐帷垂地,床也。 高堂:高大的厅堂
【注释】 丑:生肖。 题名:在名字上刻写孝的事迹。 【赏析】: 此诗为劝孝之辞,以鸡鸣为喻。首句“十二时行孝文”指十二个时辰里都应尽孝心。次句“其十二”言十二时辰中丑时是孝的开始。第三句“高楼大宅得安久”言有家有宅的人能长久地过上安定的生活。第四句“常劝父母发慈心”是说应该时常劝说自己的父母要发慈悲之心。第五句是说孝顺父母能使自己的名字永远传下去,成为千古的楷模
翻译: 早晨起床后,吃早饭的时候,是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 在家中,处理事务最应该勤奋,不要等闲无事就在外过夜,否则回到家来会劳烦父母。 注释: 1. 食时分:早晨的饭食时间,这里指早上起来吃饭的时间。 2. 居家治务:在家料理家务和处理日常事务。 3. 此三句诗:这是这首诗的前三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它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注释】 晡时:傍晚时分。申:陈述。父母堂:供奉父母牌位的堂室,也指父母的灵堂。莫动尘:不要弄脏了灰尘。 向前小语:向父母诉说。善咨闻:善于倾听。 【赏析】 这首诗写孝子对父母的孝敬。诗中说“晡时申”,是指出殡后在傍晚时分,孝子要祭祀已故的父母;“父母堂前莫动尘”是说祭奠完毕,不要弄脏了堂前的尘土。“纵有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咨闻”,即使心里有一点点不满意的地方,也要向父母诉说,并善于听取
注释:到了亥时,父母年事已高,应该向他们表达爱意。只要能够孝敬父母向尊长亲人,就能在世上扬名立万。 赏析:这是一首劝诫人们孝顺父母、尊敬尊长,以此在世扬名的诗歌。它告诉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及时行孝,不要等到他们离世后才后悔莫及。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
注释:孝道十二时,孝顺父母要时刻牢记。不要因为娶妻而忘记了兄弟情义,反而教导父母伤心落泪。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孝道重要性的诗歌。诗人在十二时辰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孝顺父母。他明白娶妻是人生大事,但不应因此而忘记兄弟间的情谊,更不能因此而让父母伤心落泪。这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亲情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这首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日入酉,但愿父母得长寿。 注释:太阳落山在酉时,只希望我的双亲能健康长寿。 身如松柏色坚政,莫学愚人多饮酒。 注释:我像松柏一样坚韧不屈,不要像愚蠢的人只知道饮酒享乐。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孝心和期盼。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柏一样坚强,不被世俗所累,同时也希望父母能够健康长寿。同时他劝告人们不要只顾自己的享乐,而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和责任
注释:清晨寅时起床,在堂前向父母请安。安排好家中事务后送报丧信给双亲,不要让父母呼唤你的声音太多。 赏析:这首诗是《十二时行孝文》的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孝子在十二时辰中的行为和态度。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表达了孝子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则强调了孝子在处理家中事务的同时,不能打扰到父母的生活,要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舒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注释】: 十二时:指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以地支十二辰为时,每辰有两个小时;加上子丑寅卯等三时,共四时,称一日一夜。 隅中巳:指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终孝之心:指尽孝之心。 竭力:尽心竭力。勤酬:尽力报答。乳哺恩:指母亲哺乳的恩情。 自得名高:因尽孝而得到很高的荣誉。上史记:上朝时记在史册上。 【赏析】: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写一位母亲,在孩子出生后,日夜不停地抚养他
【注释】 黄昏戌:黄昏时分。 狂子兴功投暗室:狂子,指佛家语中的心猿,喻人之心。比喻人的妄念,或指修行的人。兴功,指修行的功夫。投暗室,指隐居修行。 假使心通无量时:假使(倘若)你的心与佛性相通,没有量的障碍,你将如何?无量,无限广大。 历劫何曾异今日:历经劫难又有何不同呢? 拟商量:打算商量一下。 转使心头黑如漆:反而使得心中如同涂上了一层黑色的涂料一般。黑如漆,形容心中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