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勤。
无事等闲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

翻译:

早晨起床后,吃早饭的时候,是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

在家中,处理事务最应该勤奋,不要等闲无事就在外过夜,否则回到家来会劳烦父母。

注释:

  1. 食时分:早晨的饭食时间,这里指早上起来吃饭的时间。
  2. 居家治务:在家料理家务和处理日常事务。
  3. 此三句诗:这是这首诗的前三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它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的深深感慨。在古代中国,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人们认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而在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好家中的事务,包括处理家务事、料理饮食等等。因此,本诗的前两句“食时分,居家治务最须勤”就反映了这一主题。
    第三句“无事等闲莫外宿”,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在这里,”等闲”一词表示”不必要的时候”或者”没有事情的时候”,而”莫外宿”则是指”不要在外住宿”或”不要在外面过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应该留在家里,不要在外面过夜。因为在外面过夜会打扰到父母的休息,让他们感到厌烦或者不满。所以,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需要。
    最后一句“归来劳费父嫌憎”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这里的”劳费”表示”劳累、辛苦”的意思,”嫌憎”则是指”嫌弃、讨厌”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外面过夜,那么回家之后会浪费父母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为你感到劳累和不满。这是一种非常不孝顺的表现。因此,孝顺父母不仅是要处理好家庭事务,更是一种对父母感情的尊重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