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
甘□盘中莫使空,时时奉上知饥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十二时行孝文 其二”是这首诗的题目,“十二时行孝文”指的是《十二时行孝》诗篇。“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意思是说,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人就应该立志行孝。这是全诗的主旨之一,诗人强调了孝行的及时性、重要性。“甘□盘中莫使空”,意思是在供养父母时要尽心尽力,不能像《食贫者》中的主人公那样,将食物供奉在盘里而自己却吃不到。“时时奉上知饥饱”,意思是要时时孝敬父母,了解他们的饮食起居,让父母能够吃饱吃好。“甘□盘中”,意:把食物盛放在盘子里。“食贫者”中主人公将食物供奉在盘里而自己却吃不到,所以此处与“食贫者”相对照,表达的是供养父母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答案】

诗句译文:每天早晨一起床,就立刻去给父母问安、问寒温。

译文:每日清晨一起床,马上向父母问好,问候他们是否吃得合适、穿得温暖。

注释:“十二时行孝文”是诗篇名,“十二时”指一日之中的各个时刻。《礼记.内则》云:“子事父母,左右周旋,宜勿偷亵。……夙兴夜寐,以申严召,以尊见亲。”郑玄注:“夙兴夜寐,言朝夕之勤也。”即要求子女每日早起晚睡,早晚侍奉父母。这里“日出卯”取《礼记.内则》之意,表明从黎明开始就要起早为父母服务。“立身之本须行孝”是第一联的意思。“甘□盘中莫使空”,意为把食物盛放在盘子里,而自己却不沾一点,这正像是《食贫者》诗中主人公所犯的错误一样,因此诗人在这里用“□”来比喻这种错误行为。“甘□盘中”与《食贫者》中的“食贫者”相对照,表达的是供养父母要及时,不可有丝毫怠慢。“时时奉上知饥饱”是第二联的意思。“时时奉上”是说经常地为父母提供所需之物,“知饥饱”即知道父母的饮食起居情况。“知饥饱”与“食贫者”中的“饥不从食”相对照,表达的是子女应该时刻了解父母的需要,让他们能吃饱穿暖。

赏析:

此诗写子女应及早行孝。首联直抒其志,“日出卯”取《礼记.内则》:“夙兴夜寐,以申严召,以尊见亲。”意即从黎明开始就要起早为父母服务。颔联承首联而来,指出供养父母要及时,不可有丝毫怠慢。颈联进一步发挥此意,提出子女应经常地为父母提供所需之物,并知道父母的饮食起居情况。尾联再次重申此志,点明“甘□盘中莫使空”与《食贫者》中的“食贫者”相对照,表达的是供养父母要及时,不可有丝毫怠慢。全诗四句皆以行孝为主题,反复咏叹,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