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 祇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 击钟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声錧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里人。 注释: ①平旦寅:清晨时分的寅时。 ②足圆音:形容声音圆润悦耳。 ③祇(zhī):只。 ④妄想:妄想,指凭空想象,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想。 ⑤击钟鼓:敲打钟鼓,这里用来比喻声音的产生。 ⑥声錧无体:声錧,指声波。无体,没有实体形态。 ⑦体合声空:体合
【注释】 ①十二时慢:词牌名,调见《珠玉集》。此为双调,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②素馨花、在枝无几:指秋天到来,花儿凋谢。③秋入阑干十二:秋天来临了,已经过了十一个节气,只剩最后两个节气(立冬与立春)。④那茉莉、如今已矣:那曾经盛开的茉莉花,现在已经凋零了。⑤兰英菊蕊:指兰花和菊花的花心。⑥霜蟹年时,香橙天气:比喻菊花盛开时,蟹黄蟹壳、橘子皮等都脱落了。⑦总是悲秋意:总是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十二时慢 勋华并、天胙昌期。圣德茂重离。英明经远,浚哲昭微。宝俭更深慈。观万国、累洽重熙。对明时。报礼秩神祗。玉帛奏华夷。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奄嘉虞英璧奠华滋。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定。诗中赞美了皇帝的圣明和恩泽。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十二时慢 庭院有火燎,更鼓声声鸣鼍。夜深了问夜晚如何。信星排列璀璨,天象森罗。虞旦閟宫结束,清庙献酒,柘尊浆酒敬牺牲。嘉颂可与科同。扈圣万肩摩。饬躬三宿,泰畤缛仪多。丘泽合,岳渎从曦娥。 神光烛、云车风马,芝作盖,玉为珂。奉瑄成礼,燔柴竣事,休嘉砰,隐丹阙,湛恩波。共愿乾坤隤祉,边鄙投戈。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欣欣喜色,长遇六龙过。奏云和。三春荐嘉禾。 译文: 庭院里点起篝火,鼓声阵阵如同鼍鸣
【注释】 十二时:古人以一日24小时为12时分,故有“十二时”之说。慢:曲牌名。晚晴初:傍晚天刚刚放晴的时候。淡烟笼月:淡淡的烟云笼罩着月亮的样子。风透蟾光:风透过月光照射在地面上。如洗:像洗过一样干净。翠帐:绿色的帐子,形容女子的卧室装饰。凉生秋思:凉意袭来让人产生秋天的思念。渐入微寒天气:渐渐地进入凉爽的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秋风中落叶飘落,吹动窗户发出声响,庭院中满是西风。睡不成还起
【注释】 承宝运:接受天命。 驯致隆平:逐渐达到太平境界。 鸿庆被寰瀛:大福大德普降天下。 时清俗阜:时世清明,百姓富足。 治定功成:国家政治安定,功绩卓著。 遐迩咏由庚:远近颂扬皇帝功德。 严郊祀:举行庄严的郊祀活动。 文物声明:文化繁荣,名声显赫。 会天正、星拱奏严更:顺应上天之意,星星拱卫着北斗七星,为皇上奏上庄严的祭祀。 布羽仪簪缨:陈列车马,装饰衣冠。 宸心虔洁:天子的心虔诚恭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诗句释义: 1.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 “连云”形容草地辽阔,无边无际;“衰草”指的是枯萎的草地。 - “连天晚照”描绘了天空中的晚霞和远处的山脉在夕阳下的景象。 - “连山红叶”描述了连绵的山脉被晚秋的红叶覆盖的美丽景色。 2.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 “西风”是指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注释】 十二时慢:词牌名。 谢池泛玉,波暖琉璃初暖:形容春日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 睹靓芳:看到美丽的花草。靓,美好、美丽的意思。 尘冥春浦:指春天的江面被浮萍遮蔽,看不到远处的景象。 水曲漪生遥岸:水中的涟漪从远处的岸边荡起。 麝气柔:形容花香淡雅。 云容影淡:形容云彩轻盈飘渺,像影子一样轻淡。 正日边寒浅:太阳的余热还没有完全散尽。 闲院寂,幽管声中,万感并生,心事曾陪琼宴
诗词原文: 黄昏戌,把火寻牛是底物。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注释解释: - “黄昏戌”:指的是傍晚时分,天刚黑时。 - “把火寻牛”:点燃火把寻找牛群。这里可能是指为了某种原因在黄昏时点着火把进行搜索。 - “素体相呈”:指身体裸露,没有遮盖。 - “却道非”:却认为不是。 - “奴郎”:古时候对仆人的称呼。 - “不弁谁受屈”:如果不戴帽子,就会受到委屈。 赏析:
【注释】 亥:指夜。三乘:佛教中的“空”为般若,“有”为法相,“中”为中观。 此意:此中之意。现真宗:显现真谛。真宗,真谛。 密密心心超三昧:密密地一心一意地超越三昧的境界。三昧,梵语“摩诃三摩地”。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十二时偈·其十》,全诗共二十个四句,每句的后半部都是一个四字短句,前两句是四句的首字重复而成。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绝,属于佛家禅诗。 “十二时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