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
诗句 论文偶记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
游万柳堂记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
译文 文章贵在简洁。任何文章,只要笔力老练则简明,含义真切则简明,言辞贴切则简明,道理恰当则简明,意味清淡则简明,内涵深蕴则简明,品位高雅则简明,神韵深远而含意不尽则简明。所以简化是文章的极致。程子说:“立言贵在含蓄,不要让天德者迷失,让知德者厌烦。”这话最有味道。 文章重在变化。《易经》中说:“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说:“物相杂,故曰文。”因此,文章即是变化的表述。一篇文章中,每篇
【注】 理不可直指:道理不能直接说明,需要通过事物来表达。 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依据事物的实例来阐明道理。 情不可以显言:情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即事以寓情:依据事物来表达情感。《史记》:司马迁所著的历史著作《史记》。 抑扬高下:音节起伏有高低之分,形容文章的抑扬顿挫。 无一定之律:没有固定的规则或模式。 而有一定之妙:其中有一定的奥妙之处。 可以意会:可以用心思去理解和领会。 不可以言传
樵髯翁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 樵髯翁的生平: 樵髯翁(程骏),姓程,名骏,世代居住在桐城县西边的乡村。 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 性子散漫不羁,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有很多胡须,因此自称“樵髯”。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 年少时学习很聪明,超越常人。他对各种艺术和工匠的技巧都有所涉猎
游三游洞记 唐人白居易和元稹是当时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很盛,人们喜欢结交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墨客,所以有很多文人都以结交这些名人为荣。而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很有才情的文人,他们的名声很高,所以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很仰慕他们。 有一次,白居易和元稹一起去游历一座叫做三游洞的地方。这座山位于一个偏僻的山区,那里的景色十分优美,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地处荒僻
骡说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于其心,而坚不可拔者,世之所谓贵者也,然则马贱而骡贵矣。虽然,今夫轶之而不善,榎楚以威之而可以入于善者,非人耶?人岂贱于骡哉?然则骡之刚愎自用,而自以为不屈也久矣。呜呼!此骡之所以贱于马欤? 译文: 骡说 骑马的人都喜欢骑骡而不骑马。用恩惠来对待它们
题孙孟然品酒图 天上酒星地酒泉,清者为圣浊者贤。古来圣贤皆爱酒,何独于今孙孟然。 吾闻酒者天之禄,持以养人生百福。乐长宫中觞九行,步兵厨下酿千斛。 左手持螯右把杯,拍浮其中一生足。青田之核衡阳酃,关中白薄高公清。 松叶凫花八风涑,竹碧鹅黄千日醒。西蜀东吴各异造,妙香殊色难知名。 此间高下有伦次,谁谓醇醨无定评。高堂广座罗宾友,并坐鼓琴还击缶。 小蛮凿落纷纵横,自卯同倾将及酉。䅩䅓那用作经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张少仪望云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天上浮云无定踪,倏忽变转随长风。如鸟如衣如擘絮,何如游子飘零西复东。 - 注释:天空中的云朵没有固定的去向,随风而动,变化无常。就像鸟儿,像衣服,又像被撕碎的棉花,不如游子的四处漂泊。 - 赏析:首句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幻无常,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接着以游子比喻人生,表达了对人生飘泊不定、无法安定下来的感慨。 2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每个句子: 1. 诗句:"和璧三寸廉且腴,冷光射人金仆𨬟。" 翻译:如同和氏璧一般,它只有三寸却十分圆润,冷光闪烁照人。 注释:和氏璧,传说中的一种美玉,价值连城。这里的“和”指的是和氏璧,而“三寸廉且腴”形容的是其稀有和贵重。 2. 诗句:"是谁雕琢窥唐虞,囊括六琏包四瑚。" 翻译:是谁精心雕刻,窥探着唐虞时代的辉煌?它像六颗珍贵的珠子和四颗珍贵的瑚一样被包容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