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泓
【解析】 (1)昔年同社为秋词:当年我们一同参加社中的秋词比赛。 (2)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离别之后多有感伤。 (3)岁晏不聊:年终将尽,无所聊赖。 (4)触绪生吟:触动思绪而引发诗意。 (5)冰霜满月:形容月色如冰霜般洁白无瑕。 (6)凛尖风之透骨:形容风势猛烈到可以穿透骨髓。 (7)多因梦后之思:大多是由于梦中思念。 (8)添出酒边之句:在酒边增添诗句。
注释: 掠鬓,梳头时把头发向后掠。 初齐侧眼看,刚刚整理好头发侧着眼睛看。 红棉新拭,用红色的棉布擦拭镜子的反光。 斜回雪颈,低头时可以看到颈上像雪一样的白发。 些些见,隐约可见。 贝齿畏痕,因为害怕留下痕迹而不敢笑的样子。 恰恼欢,恰好让高兴的心情变得不快乐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性容貌和表情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娇媚和柔美。 诗的开头两句“掠鬓初齐侧眼看,红棉新拭镜光寒”
【注释】 爱染朱丝约髻心:指女子的发髻。朱丝,红色丝绳;约髻心,束住髻心。退红:指发髻上的红色饰物褪去。嫌浅:指色彩淡;嫌深:指颜色过深。通犀:一种贵重的犀牛角;插久销光彩:指通犀插入后逐渐失去了光泽。蜜蜡金:指用蜜蜡制成的金色首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细微处入手,以精巧的观察、细腻的感觉和独特的想象,描写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栩栩如生的形象
【注释】 1. 莫愁:即卓文君,西汉时著名女诗人。 2. 擎著:拿着。凤凰雏:指凤凰鸟幼雏。 3. 秀明:指目光明亮。 4. 粉玉搓:形容脸白如雪。 5. 低笑:娇媚地笑着。阿侯:古代妇女的美称。多:美好。 6.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叹卓文君的容貌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珍视,同时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簇坐熏篝近玉窗,悄无声影断邻厖。可知画尽销魂字,金箸炉前倚一双。 簇座、熏笼:都是取暖之物。玉窗:雕饰华美的窗户。 悄无:静悄悄的。邻家:邻居。厖:兽名。 可知画、销魂:都是形容人被美景感动。 【译文】:我们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在暖烘烘的小屋内烤火取暖,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只有隔壁家传来犬吠声打破这幽静。画卷上已经描绘出了让人陶醉的风景,我一边看着一边想着那风景仿佛就在眼前。炉火映红了脸庞
注释: 闲翻绣谱与睡相,深缬葡萄浅瑞香。 阿母惯嗔交颈鸟,只描双蝶过秋棠。 译文: 闲暇时翻阅绣谱入睡,深红的葡萄花和浅紫的瑞香。 阿娘总是责怪那些交颈嬉戏的鸟儿,却只描绘了双蝶在秋天的棠树上飞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中“闲翻绣谱”和“与睡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深缬葡萄浅瑞香”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家中的景象
【注释】 丁卯年:即公元1627年。丁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丁和卯是相邻的两个年份,所以称丁卯年。窗楼:窗户。映日:阳光照在窗户上。满楼明:整个楼都显得明亮。雪艳:雪的色彩艳丽。初临:刚刚降临。晓镜清:清亮的镜子。良久:很长时间。自看还独笑:回头看时还独自发笑。不防:没有想到。身畔立卿卿:身边站着一个像你一样的美人(“卿”指古代对人的敬称)。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注释】 斜门:指斜倚着门的篱笆,此处代指女子。 通处:通达的地方。 偶然:没有预谋地。 轩右:指房屋右侧。 红梅:红色的梅花。 聊折:暂且折取。 簪髻(zān ji):插在发髻上的花或首饰。 绿窗:绿色的窗户,借指妻子的房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通过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不渝的精神,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爱情诗。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与爱人相遇、相知的过程
【解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秋,诗人在黄州任上。首句写景,霜月高悬,梅枝娟秀;次句点题。“明醪”即美酒,“辟寒香玉”喻指美酒的清香。后两句写自己不能尽情饮酒,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 【答案】 译文:霜月高悬,照在梅花枝头,正是举杯饮美酒的时候。因为有了辟寒香的玉器在身边,所以不能一醉方休,三杯酒下肚后仍觉得意犹未尽。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秋
【译文】 弱小的身躯柔嫩的皮肤都属于身体。 相互偎依却难以允许半床的距离。 如何能够买到春天休止,只留下寒夜和心意适宜。 【注释】 弱骨:指体弱之人。 柔肌:指皮肤柔嫩的人。 时:指当时的时候。 相偎难许半衾离:相互依偎却难以允许半床的距离。 买得春休到:买到春天不再到来。 寒宵:寒冷夜晚。 意宜:符合心意。 【赏析】 《寒词得一十六首》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组诗作品。此诗为该组诗的第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