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坐熏篝近玉窗,悄无声影断邻厖。
可知画尽销魂字,金箸炉前倚一双。
【注释】:簇坐熏篝近玉窗,悄无声影断邻厖。可知画尽销魂字,金箸炉前倚一双。
簇座、熏笼:都是取暖之物。玉窗:雕饰华美的窗户。
悄无:静悄悄的。邻家:邻居。厖:兽名。
可知画、销魂:都是形容人被美景感动。
【译文】:我们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在暖烘烘的小屋内烤火取暖,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只有隔壁家传来犬吠声打破这幽静。画卷上已经描绘出了让人陶醉的风景,我一边看着一边想着那风景仿佛就在眼前。炉火映红了脸庞,我一边看一边想。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中书舍人期间,丁卯年即公元1267年。
首联“簇坐熏篝近玉窗,悄无声影断邻厖。”点明时间地点。诗人与同社诸友围坐于熏笼之侧,近窗而坐。他们或凝神观画,或低眉吟咏,或品茗论诗,或抚琴奏曲……整个氛围宁静而又和谐。然而在这温馨的气氛之中,突然一声犬吠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原来,是邻家的狗叫声将诗人从遐思中惊醒。
颔联“可知画尽销魂字,金箸炉前倚一双。”诗人以画入诗,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跃然纸上。金箸指铜制酒杯,炉前指酒炉旁。诗人在炉旁饮酒赏画,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沉醉了。
此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