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
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 注释:与(wéi)无行禅师一起游览了鹫岭,瞻仰之后便开始远眺家乡。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注释:在观化寺的山顶上,流连观看着古老的王城。万载之久的水依然清澈,一千年的花园仍然清净。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𡺡。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 注释:似乎影子坚固的道路,摧残了广阔的肩膀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寺庙的诗,描述了诗人对寺庙的敬畏、向往和内心的感悟。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誓舍危躯追胜义,咸希毕契传灯情。劳歌勿复陈,延眺且周巡。 - 我发誓要舍身追求佛教的真谛,大家都希望能够达成心愿,将佛理传承下去。不要唱歌了,我边走边看,四处游览。 2. 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岭穴犹存。 - 向东眺望山峦留下了两个痕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西国怀王舍城游赏时的愁绪。下面逐句解释: 1. “在西国怀王舍城游” - 描述诗人在西国的某座名为“怀王舍城”的地方游玩。 2. “愁” - 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即忧愁或哀愁。 3. “赤县远,丹思抽” - “赤县”通常指中国,而“丹思抽”可能暗示着某种强烈的思念之情,从内心深处抽离出来。 4. “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 - 这里通过描写山岭和河流的景象
【注释】余:我(作者自称)。咸亨元年:唐高宗李治在位的第六年,公元670年。西京:洛阳。时:当时。并:即并州,今山西太原,是李渊的故乡。处:居住。一法师:指弘祎。莱州:今山东烟台市。弘祎:弘智,字文远。觉树:《维摩诘经》中说:“如来以无上智慧,示现种种身相,度众生于苦海之中。”这里比喻弘智法师的智慧和德行。然而:可是、却。一公:指弘智法师的母亲(法眷),她年纪老迈,因此对弘智十分留恋。属:牵挂
【注释】 道希:即道希律师,唐代僧人。庵摩罗跋国:今印度南部一带。四恩:指佛、法、僧三宝。契流:契悟佛法。传灯:佛教语,指传授佛法。途穷:走投无路。 【赏析】 这首诗是道希法师为纪念其师希公而作的。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佛法的追求和坚定信念。 首联“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表达了作者追求真如本性的决心和勇气。百苦忘劳:意为忘却一切痛苦,一心向佛。独进影:表示独自前行的身影。四恩:即佛、法
【注释】 西域寺:在今新疆喀什市,是古时通往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众美仍罗列:众多的美景仍在罗列着。 群英已古今:众多的英雄人物已经经历了古今的变迁。 也知生死分:也懂得生死有别的道理。 那得不伤心:怎么能不感到伤心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英雄的哀悼之情。诗的前两句写西域寺中的美景依旧,而英雄人物却早已逝去。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们的生死相别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伤感之情。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经典的理解,他认为佛教经典并非那么容易理解。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题取经诗:这是一首诗的题目,取自于唐代高僧的《题经》。 - 晋宋齐梁:这四个字是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的顺序,晋朝、宋朝、齐国、梁朝。这里用来表示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 - 高僧求法离长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离开了长安(现在的西安),去追求佛法。 - 去人成百归无十
诗句: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 译文:我行走了数以万计的路程,心中充满无尽的忧愁和思绪。 注释:此诗为唐代诗人义净所作的《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中的一段。"我行之数万"表示诗人行走了许多路,"愁绪百重思"则表达了他内心深深的忧愁和思念。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路途和情绪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同时
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 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注释: 1. 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玄逵律师离开广州后,希望能在桂林停留。诗人对此感到悲伤,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标心之梵宇:指心中所向往的清净之地。 3. 运想入仙洲:通过想象进入仙境。 4. 婴痼乖同好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坚路,摧残广胁𡺡。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 声华日以远,自恨生何晚。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 步陟平郊望,心游七海上。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亡真匠。 唯有能仁独圆悟,廓尘静浪开玄路。创逢肌命弃身城,更为求人崩意树。 持囊毕契戒珠净,被甲要心忍衣固。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 定潋江清沐久结,智剑霜凝斩新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