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泌的《摊破浣溪沙·七夕》 。全诗如下: 袅袅天风响佩环。鹊桥有女夜乘鸾。也恨别多相见少,似人间。 银浦无声云路渺,金风有信玉机闲。生怕河梁分袂处,晓光寒。 注释: 1. 天风:指天上的微风。佩环:古时妇女用的一种装饰品。 2. 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这里代指牛郎织女的爱情。 3. 银浦:清澈的湖面或河面。云路:云雾缭绕的道路。 4. 金风:秋风的别称。玉机:织机
【注释】 菩萨蛮: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玉阑:栏杆,指庭院的栏杆。 秋色:秋天的风景。 主:主宰,支配。 隔栏一架葡萄雨:隔着栏杆可以看到一架子葡萄像细雨一样垂下来。 绿藓(xiǎn):绿色的苔藓。啼螀(jiāng):蝉的别称,这里指蟋蟀。 宫漏长:指夜深了,漏壶的水声滴答声很长。 乌丝:黑色笔头。 吟古怨:吟咏古老的怨恨。 清泪消尘砚:眼泪把砚台都洗得干干净净。 成云:化作云朵。 □峰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段: 何须急管吹云暝 - 无需急切地吹响笛子,使云彩昏暗。这里用"急管"和"吹云暝"表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纷扰世事的超脱态度。 第二段: 高寒滟滟开金饼 - 高冷的月光下("滟滟"),金色的月亮如同一块块金币般明亮。这里的意象非常生动,通过"金饼"这个具体的物品来描绘出月光的华美和珍贵。 第三段: 今夕不登楼 - 今夜不登高楼远望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荷花仙子的美貌、高洁、孤傲和不屈,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苏堤芙蓉”是这首词的上片。“红云半压秋波碧”,形容花苞娇艳欲滴,犹如美人的红晕;“艳妆泣露娇啼色”,描绘了荷花的艳丽和娇美,仿佛在向人诉说自己的心事;“佳梦入仙城”,写自己美好的梦境,如同仙境一般的美好;“风流石曼卿”,以石曼卿自比,表明自己志节之高洁
浪摇新绿。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荡霁色、流入横塘,看风外漪漪,皱纹如縠。藻荇萦回,似留恋、鸳飞鸥浴。爱娇云蘸色,媚日挼蓝,远迷心目。 【注释】 解连环 · 其二:词牌名;其二:第二首。 浪摇新绿:浪花摇曳着新生的绿叶。 漫芳洲翠渚:漫洒在芳洲和青渚上。 雨痕初足:雨后的痕迹刚显露出来。 荡霁色、流入横塘:荡洗天空中的清光,使之流入到横塘中。 看风外漪漪:看到水面上漾起的涟漪。 藻荇萦回,似留恋
月冷霜袍拥。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皪春心未纵。清影怕、寒波摇动。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沈冻蝶,挂么凤。 注释:月光如冷霜般覆盖着梅花,看到梅花枝头又一年过去,梅花因年华又晚而感到惋惜。梅花被雪花覆盖,显得有些忧愁和冷清。隔着小溪的桥,人们无法接近,这令人遗憾的春天心情还没有完全展开。 一杯正要吴姬捧。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
【注释】 ①“歌音”三句:写西湖歌者之怨。歌者以歌声诉春,但春天不理会她的苦衷,使她感到悲苦、惆怅。“感绿惊红”,即《红楼梦》中的“感花伤春”之意。“颦烟啼月”即《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长为春消黯”是说春天总是令人惆怅、悲伤。“玉骨瘦无一把”意谓歌者的体态像冰一样消瘦。“粉泪愁多千点”是说歌者的眼泪像粉一样洁白,又因忧愁而滴落成千点。 ②“可怜”二句:写歌者之苦,既被尘侵,又遭虫蛀
【注释】 栖乌:栖息的鸟。 隔窗月色寒于冰:隔着窗子看到月光如寒冰一样冷。 澹:淡薄的样子。 疏棂:稀疏而浅陋的窗户。 清:清爽、清新。 无端:没有由来。 相思情:因想念情人而产生的感情。 【赏析】 此词描写了作者在夜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难以入睡的情景,全词用笔清淡自然,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是一首抒情小词。 上片描绘的是夜深人静时,作者在窗前独坐沉思
【诗词】 蝶恋花 · 其三 西子湖边眉翠妩。魂冷孤山,谁是风烟主。相唤吟诗天欲雨。嫩凉不隔鸥飞处。 移下天孙云锦渚。翠盖牵风,绰约凌波女。清约已成君记取。月明夜半鱼龙舞。 【注释】 1. 西子湖边:指西湖的西面。 2. 眉翠妩: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像青色的翡翠一般美丽动人。 3. 魂冷孤山:形容女子孤独、寂寞的样子。 4. 谁是谁是风烟主:意思是说,谁是那个主宰者或者决策者? 5.
凉云归去。再约著,晚来西楼风雨。水静帘阴,鸥闲菰影,秋到露汀烟浦。试省唤回幽恨,尽是愁边新句。倦登眺,动悲凉还在,残蝉吟处。 凄凉楚楚,空见说,香锁雾扃,心似秋莲苦。宝瑟弹冰,玉台窥月,浅澹可怜偷聚。几时翠沟题叶,无复绣帘吹絮。鬓华晚,念庾郎情在,风流谁与。 注释: 凉云归去。再约着,晚上西楼上的风雨。 水静帘阴,鸥闲菰影,秋到露汀烟浦。试省唤回幽恨,尽是愁边新句。倦登眺,动悲凉还在,残蝉吟处。